• 24阅读
  • 0回复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1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笔谈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徐国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不是社会文化的简单分解,而应该是一种管理思想,就是以人为本,把职工作为实现一切目的的源泉。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职工发挥积极性的前提因素和环境条件,有了企业文化的正确的运作和实践,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前进。我想结合我们企业的情况谈几点看法。
一、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大发展为目标模式,塑造现代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它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主导作用。一个企业从它组建开始,乃至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都孕育、锤炼和塑造着自己的企业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就会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成为激励职工不断前进的动力。我们公司这几年的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领导统筹总管,党政工团齐抓共建,职工主体积极参与下,经过上上下下共同努力,总结提炼出了“团结、求实、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并把她贯穿生产经营实践全过程。我们把倡导的这一精神与爱岗位、爱总厂教育相结合,组织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现身说法,讲体会,举办“奉献在岗位”演讲会等竞赛活动,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
二、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为载体,塑造现代企业价值观。现代企业价值观的树立,要通过培养先进的群体意识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来实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当其绝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积极向上时,就能够使职工把维护企业利益,促进企业发展看作有意义的工作,从而激发出劳动热情和工作主动性,使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内部协调能力得以加强,这是塑造现代企业文化的根本。两年来,我们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系统教育,专题辅导,集中培训等传统方式,向职工灌输在新的经济竞争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价值观,使广大职工树立起企业应为社会创造出真正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崇高目标;通过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越来越少地靠他们的体力,越来越多地靠他们的智力,使他们充分了解并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使广大职工确立了企业的共识;通过系列教育,搞社会调查,企业内部算帐对比,努力创造一种“求新求变”,“永不满足”的文化环境,使每个职工都能不断求上进;通过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下放权力,打破工人干部界限,抓领导作风和表率作用,在职工中造成了企业的一体观;通过组织竞赛,举办企业成就展,讲历史,忆传统等活动,强化灌输,强调职工自我教育,使职工对企业的成效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在行为上自觉遵循。在新的企业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也在塑造企业文化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了作为,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三、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为努力方向,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结合企业的实际,我们以塑造企业形象为突破口,挖掘文化对企业的潜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着力培养造就一支一流的企业管理者队伍。在对厂属单位实施模拟法人,对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权利、利益责任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的基础上,注重所属单位领导人素质的提高。其次,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倾听社会公众,尤其是服务单位的意见,使职工在树立自己形象中深刻地意识到其一言一行都是在雕塑企业的形象。再次,通过制度化规范职工的行为,树立企业形象。实践证明,我们建立的一整套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使职工形成了较高的民主素质与民主意识;我们推行的一系列奖惩制度,激励了职工的士气,弘扬了队伍正气,提高了职工的道德水准,我们组织实施的福利制度,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职工牢固树立了忠于企业的价值观,促使每一个人都在争做出色的企业形象的代表和典范。
(作者为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总厂党委副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