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中国的变化大着呢!”——访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郜若素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1
第7版(国际)
专栏:前驻华大使话中国

  “中国的变化大着呢!”
——访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郜若素教授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李学江
一进郜若素教授的办公室,一种亲切感便油然而生。正对门的那排大书架正中,四帧与中国党政领导人的合影赫然入目;其下是一件绿锈斑斑的中国古董——四蹄翻飞、引颈嘶鸣的青铜奔马;背后排列着诸如《1993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农村企业家》等中英文书籍。墙壁上高悬着两幅中国山水画,上面题着“深山幽静处,相聚抒豪情”。
现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经济系主任的郜若素教授,是1985—1988年间出任驻华大使的。一提起中国的改革,教授的话滔滔不绝。他说他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是1980年,参观了很多企业,人们到处都在谈论改革,“但那时对大多数人来说,改革还只是一种议论,一种想法而已。当80年代中期我再去中国时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改革已成为重大的实践。农业改革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农村一派繁荣。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为即将进行的城市改革奠定了基础和前提”。
自1988年离任后,郜若素一直关注着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每年至少去一次中国。他说:“中国的变化大着呢!你不必求助于统计数字就能感受到年年都有新进展。”接着,他便一口气列举了一大堆新变化:
——最明显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你漫步在城市的街头,当你乘火车穿过农村的田野,到处都能看到繁荣的景象。
——生产迅速发展,中国近三四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举世瞩目的。
——中国在世界经济与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迅速提高和日益重要,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地区和全球性贸易伙伴。今天中国已成为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奇怪的是中国现在还不是WTO的成员国,这是极不正常的,应尽快给以解决。
——中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进步也不容低估。某些学科,如数学、物理等,水平不在他国之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国跨上了市场经济的轨道,而这在10年前还是不可能被理解和接受的。尤其可贵的是,从政府官员到专家学者都不仅较好地理解了市场经济的作用与优点,而且也明了了它可能带来的问题;从而也就更好地了解了法律、法规在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中的作用,注意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
郜教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非常乐观,充满信心。他认为,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决定了中国要进口大量原材料,以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中国将成为日用工业品的出口大国。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中国也将成为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国。“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中国很大,人才济济,受良好教育和训练的人口比重越来越大,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将得到更好的施展。中国无疑将成为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理想之地。从而也对世界高新技术市场产生很大影响。”(本报堪培拉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