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环境状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2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环境状况
总体上讲,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经济增长较快,加之技术与管理水平较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1995年的环境状况与上年相比,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
●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重。
●酸雨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呈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七大水系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近海海域水质恶化日趋明显,重点河口、海湾、港口、大中城市毗连水域的污染比较严重。
●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并呈加重趋势,突发性污染事故经常发生,渔业资源和水产养殖业受到明显影响。
●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城市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摘自《199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九五”环境保护奋斗目标:
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2010年环境保护奋斗目标:
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