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从平凡中揭示崇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2
第12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从平凡中揭示崇高
礼谆
电视剧《李润五》的创作与播出,可以说几乎是与生活同步的。看了片子,心里确实比较高兴。它的拍摄成功,是中北电视艺术中心在弘扬时代精神主旋律上取得的一个可喜收获,也对塑造新的英模形象、真实地展示他们的崇高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我们的民族需要英雄,我们的时代呼唤崇高。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没有崇高的时代是暗淡的。毋须讳言,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过去我们在宣传英模、弘扬崇高上走过弯路,要认真汲取教训,但不能因此把真正的英模人物和崇高本身也加以否定。特别在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一场千载难逢的伟大变革,它强烈呼唤并有力锻造着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的英模人物和崇高精神。正如徐洪刚、韩素云、张鸣岐、孔繁森、李润五这些英模人物的涌现在社会生活中奏响了时代精神主旋律一样,艺术地再现这些英模形象、深刻地揭示他们的崇高精神的优秀作品的涌现也成为近年来文艺繁荣的一个独特景观,它们在以崇高精神鼓舞人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今天我们时代的崇高的本质,就是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拚搏,无私奉献,但追求崇高的途径和方式则是多种多样的。李润五没有徐洪刚那样勇斗歹徒的突然遭际,也没有孔繁森那样雪域高原的奇特经历,他的事迹就发生在北京,发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看起来似乎很平凡。他的崇高精神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立足本职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在看似平常的行动中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视剧《李润五》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编导者深入地理解了李润五,艺术地把握了追求崇高目标与做好平凡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善于在自然中写出坚韧,从平凡中揭示崇高。剧中叙述的七个故事没有惊涛骇浪式的事件,画面和声音的处理也非常自然而又生活化,但通过这些故事所揭示出的李润五的崇高人格、坚韧精神却感人至深,这是很见功力的。整个片子的风格质朴、自然,寓深意于白描,荧屏上李润五的形象既崇高、令人敬佩,又可亲可近,让观众感到特别真实可信。也正因如此,使这部片子有了一种真正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感染力量。
作为一位优秀的年轻编导,尤小刚电视剧创作中最成功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对崇高的展示与讴歌:《凯旋在子夜》揭示了在战火硝烟中锻造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令人震撼;《巾帼悲歌》描绘了牺牲个人感情为农民起义大局献身的悲剧性崇高,催人泪下;《走出沼泽》讴歌了历经磨难仍矢志不渝地报效祖国的崇高,感人肺腑。这次拍《李润五》,又成功地从平凡中揭示了崇高,它标志着尤小刚在电视艺术上又有了新的开拓,也说明展示崇高的道路是宽广的,不会导致艺术表现的单一。作为一次新的尝试,电视剧《李润五》也难免有不足之处,比如,虽然注意了从一位副市长的公仆意识的视角去展示李润五的崇高,这使它区别于话剧《好人润五》,却未能从为北京市的发展作全局策划方面充分展示李润五的作用。对于李润五猝死,前面所作的铺垫少了些,结尾处气氛的营造似乎也应当更强烈些。但总的说这部片子取得的成功是可喜可贺的,而且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尤小刚及其伙伴们今后会做得更好,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