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善用“加减法”——湖南省临澧县县委书记刘春林一席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3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善用“加减法”
——湖南省临澧县县委书记刘春林一席谈
本报记者何崇元
刘春林,男,42岁,大学文化,当过教师、中学校长。从1983年起历任湖南省常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常德地区科协副主席,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石门县委副书记,临澧县县长,1994年11月任临澧县委书记。
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应该强化“政绩意识”,真正做到“为官一任,成事几桩”。但是,如果不顾经济实力搞建设,把“政绩”建立在老百姓沉重的不合理负担上,这样的“政绩”我宁肯不要。
农民的负担状况反映一个地方领导的政治立场、政策水平和工作作风。减轻农民负担事关党群关系、政权稳定、民心向背。有的农民形象地把自己比作一棵白菜,说今天你来剥,明天他来剥,担心总有一天会被剥光!听了这话,我心里很沉重,农民的经济负担成了我最大的心理负担。因此,我们在县级领导班子中统一了“搞建设既要尽力而为,更要量力而行”的思想,立下“宁愿有些事办不成,也决不向农民多收一分钱”的不成文规矩,要求干部“作风扎实,数字真实,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并把减轻农民负担列入考核各级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
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有关部门搭车收费,农村领一张结婚证竟要花去1000多元,群众怨声载道。县委、县政府发现这一问题,当即决定进行专项清理,并以此为突破口,全县清退和取消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220多万元。
当然,减轻农民负担不能光停留在一个“减”字上。这几年我到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考察时发现,那里农民的负担额度并不比我们这里的低,但农民并没有觉得他们的负担有多重。这说明要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必须综合运用“加减法”,即在减轻负担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我相信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让他们拿些钱出来建学校、修公路,他们是乐意的。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们认真实施“兴工、强农、活商、富农”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把乡镇企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领导、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去年全县乡镇企业产值达50多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60元。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20%的村向农民免收或减收了各种应收的款项。老百姓的收入增加,承受能力也大为增强。他们就不再觉得合理负担是“负担”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