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中国出版成就展开幕三万八千种图书、四千二百种期刊、三千种音像制品、一百八十种电子出版物参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4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出版成就展开幕
三万八千种图书、四千二百种期刊、三千种音像制品、一百八十种电子出版物参展
本报北京七月十三日讯本报记者杨明方、新华社记者曲志红报道:经过全国出版界半年多的精心筹备,规模宏大的“中国出版成就展”今天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央各部门和解放军等系统的四十五个展团,带着自己的最佳作品,在北京展览馆一点四万平方米的展区上,写下了我国近百万出版工作者向党和国家、向全国人民献上的一份“八五”答卷。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说:“全国出版界谨以此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李铁映、布赫、钱伟长以及中央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有关负责人与全国出版界的代表参加了开幕式。琳琅满目,书香四溢,精品荟萃的展览,给作为首批观众的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出版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程,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版事业发展迅猛。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五百六十三家出版社,八千一百三十五种公开发行的期刊,三百零一家音像出版单位和三十六家电子出版单位。一九九五年它们共出版了十点三万种、六十二点六亿册图书;二十三点七亿册期刊;一点一万种一亿多盒录音录像制品和一千七百种电子出版物。
更令人欣喜的是,“八五”期间我国出版业适应深化改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始了从规模数量增长到质量效益提高的阶段性转移并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词典》等一批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重要意义的重点工程相继完成;《世界文库》、《传世藏书》等注重中外文化积累的项目备受关注;《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地图集》等优秀科技著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中国动画图书工程”、“书架工程”、“送书下乡”等专项活动更引起广泛社会影响。国家权威部门人士认为,这些可喜的变化显示出,我国出版业不仅在数量上居世界出版大国之列,而且在品种、质量、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新的飞跃。
据介绍,这次规模空前的展览,向观众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出版单位的三点八万多种图书、四千二百种期刊、三千种音像制品和一百八十种电子出版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