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听呼啸山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4
第4版(副刊)
专栏:

  听呼啸山风
陈玉胜
凡写意山水的画家,都应有一番云游四海、遍览名山大川的学艺经历,否则不可能在山水画上有所造就。
青年画家米文杰像一位与山水结缘的苦行僧那样,只要他认为有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秀的地方,不管多么荒野,他都一路寻去,将所见山川湖泊,收纳进自己的画幅。特别与众不同的是,别人见山是临摹山形,以还其“庐山真面目”的写生,而米文杰则不然。他是用耳朵,用心灵去听,去感悟四周的大山。有时你问起他见到的山是什么样子,也许都回答不出来。即使在他画幅中所表现的人们都熟悉的名山大川,或许你也找不到一丝一毫那座名山大川的所谓典型特征。当暮霭苍茫,岚烟腾起,继而夜色四合,山风呼啸的时刻,他独自一人,抱着一瓶烈性烧酒,在陌生的深山老林中闭目静坐,倾听四野,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在这个时候,你终日受烦扰的灵魂能不豁然冲出躯壳,在浩渺的宇宙间驾风而去,和天地日月融为一体,与山神女仙共游一处,化作大山荒野中永恒的一抹色彩。
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形下,独步山川的米文杰才感到心神合一,激动不已,畅快淋漓,艺术的激情勃然而发。
当年四五岁的他,和父亲一起来到河北一个荒僻的小山村,但他很快适应了这里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白天放牛山坡,晚上在油灯下跟父亲学画佛像。他小小年纪就爱骑在牛背上,闭目听着山风呼啸、松涛合鸣而发奇思异想……长大后的米文杰所画的许多作品,都是在描绘他儿时的生活,也形成了他感悟山水内在魅力的独特方式,有了他与众不同的泼墨泼彩的画作风格。彩中有墨,墨中有彩,解决了多年来没有突破的彩墨互不相融的难题。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奇伟,更显厚重,更有气韵。一幅幅山岚云烟,意境回味无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