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过好市场关——中国石化总公司总经理盛华仁谈转变增长方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5
第2版(经济)
专栏:

  过好市场关
——中国石化总公司总经理盛华仁谈转变增长方式
本报记者王彦田
石化工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新兴产业,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几十家企业大都是大型或特大型的现代化企业,有较强实力和较好的效益。这样的行业和企业还存在不存在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问题?
听了记者提出的问题,中石化总经理盛华仁不假思索地作了肯定的回答。他说,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集约经营是无止境的。石化行业集约经营的路怎样走?盛华仁对此胸有成竹,说,就是要不断地过好市场关。
市场险关不断
首先是市场价格问题。近几年,石化产品处在两面夹击之中。一面是原油价格不断上调。在过去几年陆上原油连续调价后,今年每吨原油又上调65元。同时,国际原油市场波动也较大。另一面是石化产品价格逐渐回落,不少产品每吨价格下降了一二千元,最高的下降了近万元。几方面增支减利因素综合起来,今年影响石化总公司效益达77亿元,形势严峻。
二是国外大公司加速进入国内市场。近年来,国外石油化工的大公司凭借管理、技术、资金和品牌上的优势,以及上百年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手段,接连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塑料、橡胶等产品,有40%—50%从国外进口。润滑油、液化气、化纤、塑料、精细化工产品等,国内市场上中外产品都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国外公司的份额有扩大的趋势。能否认清并适应这个形势,直接影响到石化行业的效益和发展。
居危才能思变
变“居安思危”为“居危思变”,对石化企业至关重要。盛华仁说,石化企业过好市场关,首先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过去几年,石化行业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发展较快,部分企业因此忧患意识差,有满足现状的思想。这是要不得的。过去市场对石化企业有利,如石化产品短缺,原油价格相对较低等,但这些因素正在逐渐消失,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必须对市场波动带来的威胁,时刻保持清醒认识。树立信心,认识自己的潜力,才有“居危思变”的动力。市场形势虽然严峻,但我们内部挖潜也大有作为。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还要解决发展目标问题。盛华仁说,石化总公司的竞争对手不在国内,要过市场关,就要和国外大公司竞争。从国内看,石化工业的行业水平和集约化程度是比较高的,但与国外著名的石油化工公司比,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水平,我们都有很大差距。因此,“九五”一开局,我们就在全公司提出了“和国外大公司论伯仲,比高低”。
消除“瓶颈”是关键
加快石化企业集约经营的步伐,要做好多方面的具体工作,最重要的方针之一,就是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消除“瓶颈”制约,真正做到低投入、高产出,适时投入、快速产出。燕山石化公司30万吨乙烯改扩建45万吨,只用了28亿元,花了28个月时间,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这为我们依托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消除“瓶颈”,走内涵为主发展道路提供了典型和经验。
适时投入也很重要,要防止超前投入造成企业高额负债,拖企业发展的后腿。盛华仁介绍了石化总公司的打算。他说,经过不断优化方案,“九五”石化总公司在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固定资产投资从原计划1800亿元降到1500亿元,在全部投资中,技术改造的比例由39%增加到53%。什么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转变。
另外,进一步加强内部科学管理,加快装置、专业和企业的全面达标。发挥联合优势,增强整体实力,也是总公司过好市场关的重要措施。盛华仁强调,我们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在资源、资产、资金、技术、工程建设、机械制造、物资采购、国内外贸易等8个方面,要发挥集团和联合优势。最近根据国外公司与我争夺国内洗涤剂原料市场的情况,总公司的南北两家企业联手竞争,有效地巩固了原有的市场。实践说明,有效的联合能够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