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别把命根子丢了——天津市东丽区贯庄村耕地撂荒实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5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汇报

  别把命根子丢了
——天津市东丽区贯庄村耕地撂荒实录
本报记者王永明
最近,天津市东丽区赤土镇贯庄村村民贾秋发等人向本报反映,该村有大量耕地被撂荒。为了解实际情况,记者到实地进行了调查。
贯庄村位于天津市东部,距塘沽港30公里,现有1500多户、6000多人口,在册耕地12000亩,实有耕地14000亩(一部分是由荒地开垦而成)。改革开放以来,贯庄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千方百计利用土地多、距海港近的有利条件,在自己的土地上开办企业,尤其是仓储业,让土地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但是,这个村的干部不是先落实建设项目再征地,而是征地后再寻找建设项目。他们征用土地后,由于建设项目迟迟不能落实,致使大量耕地撂荒。
记者在区、镇有关部门同志的陪同下,由上访村民引路,逐块察看了撂荒的土地。记者在高尔夫球场以北看到一大片撂荒土地。从东丽区有关部门提供的乡镇建设用地证照看,这块地是1988年由贯庄村委会申请,经原东郊区(现改为东丽区)人民政府批准征用的,面积330.25亩,用途是建储煤场。当时是按荒地申报批准的,实际上是耕地。这块地从1993年撂荒至今。接着,记者又在一个叫杨家坟的地方看到一块近90亩的撂荒地。据村民们讲,去年秋天村干部就下令不准耕种这块地,也不给放冻水,今年管农业的村委会副主任又多次下令停耕。当记者向村干部了解这块地的撂荒情况时,他们却说,村委会只研究过征用这块地,并未办征地手续,也未通知村民停耕,是村民自己撂荒的。在一个叫贯洼子的地方,记者还看到一块撂荒地。这块地是1986年由贯庄村委会申请,经东郊区政府批准征用的,面积为150亩,用途是建储存库。建库实用50亩,其余100亩土地,1995年由贯庄村委会申报变更用途,经东丽区政府批准,改为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到目前为止,只有16户农民建房,占地10多亩,其余土地从去年春天撂荒至今。另一块撂荒地是在加油站(地名),也叫三角地,面积66亩。从区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中只看到1993年和1995年东丽区经委发给东丽区交通警察大队、赤土镇政府和东丽区保险公司3个单位的建设项目计划通知,未见征地批文。这块地从1993年开始撂荒,1995年在这里建了一个占地20亩的车辆管理所,其余40多亩地仍然撂荒。一个叫储运的地方有3亩多地已撂荒3年。今年又在此处征2亩多地,至今未用。一位干部解释说,这块地是贯庄村委会准备搞农业基础建设用的,按规定不需要办报批手续,至于为何征而不用,未作解释。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块更大的撂荒地。据当地干部和群众讲,大约在八九年前,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以每亩6000元的价格购买贯庄村新团泊子土地900亩(据村民讲,大部分是耕地),准备建外贸化工仓库。这些年,只围了一道围墙,建了很少一部分设施,其余大部分土地一直撂荒。
记者在调查时,当地干部群众对撂荒土地的数量、是耕地还是荒地、是水田还是旱田,说法不一,对土地撂荒的原因也众说纷纭。
据东丽区有关部门领导同志介绍,该区每年征用多少土地,天津市政府有明确规定。征地的审批程序是:由用地单位申请,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再由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手续。区政府的批地权限是耕地5亩,荒地15亩。但从区政府提供的材料看,该区批地的数量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例如1989年贯庄村申请征地建库房,东郊区政府一次就批给荒地573亩。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多,耕地少,现有的耕地资源必须严加保护。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人口的增长,各项建设还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人均耕地数量将进一步减少。我们要树立土地资源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人均土地面积多少不一,耕地多的地区,要看到全国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绝不能因局部优势而放松对土地使用的管理;耕地少的地区,更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浪费土地资源。改革越深入,越要加强土地的宏观管理,要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各级领导在制定计划、安排建设项目时,务必重视节约用地,切实保护宝贵的土地资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