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开放兴衡阳——对中部经济发展的一点思考(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7
第2版(经济)
专栏:

  开放兴衡阳
——对中部经济发展的一点思考(下)
本报记者夏珺蒋亚平
开放:不仅仅是引进海外资金
衡阳要加快发展,急需资金,钱从哪来?
自力不足,就要借助外力,就要对外开放,“以外促快”。对外开放的“外”字,在衡阳人看来,首先是“海外”。短短3年,衡阳兴办了388家“三资”企业,外资投向也开始由工业向开发农业、农副产品加工领域拓展。
在衡阳人眼中,“外商”不仅是外国的,还包括国内其他地区的。在对海外资本开放的同时,也以优惠政策吸引沿海及周边地区的客商到衡阳投资办厂,包括对当地老百姓的“口袋”开放。
1995年,衡阳在引进外资8318万美元的同时,引进内资6亿多元,两项相加合计1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4强!如果再加上当地政府、企业和老百姓配套的资金,这该是多么大的一笔投入!
据市劳动局不完全统计,衡阳每年至少有50万劳动力到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打工,按每人每年纯收入3000元计算,就是15亿元。近年来,一些腰包渐鼓的打工仔、打工妹纷纷回乡创业办厂。衡阳因势利导,将这些社会游资聚拢起来,用于发展经济。
开放引进了资金,也引进了新的体制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一批“三资”企业和民间企业的建立使衡阳人真切地看到了新机制的活力,也更清晰地看到了旧体制的弊病。衡阳明确提出“新企新制”,通过开放,将改革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开放:向新的生产领域进军
思想要开放,政策要开放,体制要开放,生产领域也要开放。
站在衡南县三塘镇的山坡上放眼望去,山坡下一方方水泥砌成的鱼塘、猪圈连成一片,一畦畦茂盛的油菜开着金灿灿的菜花。县委书记谢军告诉记者,这里原是一片废弃的低洼地,三塘镇的几个村联手开发,变废为宝,面积上千亩。这是衡阳市以开放推动开发,发展开发农业的一个缩影。
“常规农业”指传统的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由于受国家计划、生产条件和农民种植习惯等制约,常规农业的发展受到较大限制。而以闲置、半闲置的非耕地资源为对象的“开发农业”,是一篇前景广阔的大文章。在衡阳“六山半水三分田”的丘陵地区,占土地面积近80%可开发的土地,差不多是现有耕地面积的4倍。
开拓新的生产领域,需要新的机制。为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向开发农业聚拢,衡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8条优惠政策:“四荒”的开发使用权一定50年不变;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参与开发,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到农村搞开发项目的保留编制、工资待遇不变;新种植的果木林从受益之年起3年免征农林特产税,等等。优惠政策的出台,在全市掀起了一个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多轮驱动、全民参与的开发热潮。短短3年时间,衡阳已开发丘岗山地110多万亩,初步形成了楠竹、药材、小水果、干果、柑桔、油桐、油茶等8个系列,千亩连片的基地250多个。
开放:中部经济隆起的“催化剂”
衡阳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宏观环境偏紧的情况下取得的,显得难能可贵。
衡阳近年的发展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东部经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迅速长大,已经到了向外“扩张”的时候,或者说正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此乃“天时”。衡阳处在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带的地缘优势,在呼应沿海向内地的“转移”运动中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地利”。而“人和”正是衡阳为抓住机遇所做的软、硬环境的准备。有了这样的“里应外合”,衡阳经济才得以迅速发展。用市委书记颜永盛的话说:“衡阳这几年的发展还是在追赶,真正大的发展还在后头。我们要做的是找准位置,明确目标,为今后的发展在思路、人才、体制上做好准备。”
衡阳经济的发展在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高潮很可能就是像衡阳这样占“天时、地利、人和”的过渡带的隆起。这种趋势在衡阳经济的运行轨迹中已初见端倪。而开放,正是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催化剂”。
我们期待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