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为“塔扎拉”奉献的人们——坦赞铁路纪行(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6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为“塔扎拉”奉献的人们
——坦赞铁路纪行(下)
本报驻南非记者温宪
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无人不晓坦赞铁路的英文简称“塔扎拉”。提起“塔扎拉”,人们忘不了近30年来为这条铁路抛洒了无数汗水甚至生命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
自1968年5月第一支中国勘探队踏上千里莽原选路定线,到1976年7月坦赞铁路正式通车,共有5万多人次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苦战在近2000公里的建设工地上。铁路正式移交坦赞两国共管后,中国以技术合作的形式对铁路运营提供技术指导、经营管理和咨询。20年来,已有2600多人次的中国专家参加了8期的坦赞铁路技术合作。
今天,在坦赞两国工作的中国铁路专家组成员中,有不少人曾长期为“塔扎拉”的建设和运营呕心沥血。中国铁路专家组现任组长杨德瑞1968年10月便来到坦桑尼亚,参加坦赞铁路的勘探设计。当年仅32岁的他至今仍记得“过去外国人给我们修铁路,现在我们帮朋友修铁路”的那份自豪,也记得在沼泽中跋涉时一双胶鞋一穿就是一个月的那份艰难。在赞比亚的中国铁路专家组组长刘锡臣1970年便参加了坦赞铁路的施工建设,他至今忘不了中国工程人员顶着酷热、冒着暴雨在荒野丛林中宿营,白色帐篷第二天清晨变成了一团漆黑——上面爬满了非洲大蚂蚁的情景。今年已60岁的韩存有自1968年5月参加坦赞铁路的勘探设计以来,迄今已在这块土地上先后工作了16年。他说:“我当时是一步一步从达累斯萨拉姆走到通杜马(坦赞边境小城)的,那时生活非常艰苦,每人每月才40块人民币,但大家心情很愉快,真是一种奉献精神呀!”
这种奉献精神至今仍处处可见。帮助坦赞人民修建了1860公里铁路的中国专家,在其总部驻地门口至今还有一条500米长的坑洼泥水路。每日,他们在这条路上乘车颠簸着上下班。58岁的工务专家蒋全生等5人今年3月底沿坦赞铁路进行了全线线路检查。行至偏远小站鲁西瓦西时,宿营车因故没有跟上,他们只好在蚊虫不断叮咬下饿着肚子在轨道车上坐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们向当地人买了一些玉米充饥后又继续向前走。达累斯萨拉姆机车厂的天吊、淬火炉等设备坏了好几年,来自中国四方机车车辆厂的专家们上任不久便想方设法将其修复,使坦桑尼亚朋友由衷地跷起了大拇指。负责运输的专家罗维一告诉记者,他上任后在办公室内发现,历任中国专家为坦赞铁路留下了极为完整、详细的文字资料、各种外语学习书籍和草帽等日常用品。他说,“望着这些东西,我感动极了”,“这是中国专家为坦赞铁路呕心沥血的结晶啊!”
在相当艰苦的环境中,中国专家们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乐观精神。在姆皮卡的中国铁路专家组驻地饭厅内,一个“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第八期技术合作任务!”的横幅赫然在目。驻地周围是一片荒野,平时无处可去。每日黄昏时节,七八名中国专家便围着院内一条被戏称为“二环路”的小道散步。院内蚊虫多,专家们用破旧的编织袋纤维条绑成一个个俗称“甩子”的白色拂尘,一路散步,一路甩来甩去驱赶蚊虫,专家们彼此笑谈为“八仙游走二环路”。
多年来,正是这些来自中国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以他们的汗水、心血乃至生命,与坦赞人民一起,成为支撑着这条钢铁大动脉的脊梁。坦赞铁路局赞比亚分局局长马坦蒂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中国专家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总局局长姆文巴更是赞不绝口。他说:“中国专家对‘塔扎拉’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对我们的帮助任何人无法与之相比。如果没有中国专家,我们今天所遇到的困难会多得多。坦、赞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
(本报约翰内斯堡电)(附图片)
题图:坦赞铁路上位于坦赞边境的通杜马车站。
温宪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