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最忆是故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0
第7版(副刊)
专栏:

  最忆是故乡
李岩峰
故乡此时,正应遍野开着大片大片的槐花,清风一起,便有雪花万点,和着幽香一同在凉森森的碧荫中四散飞扬。村子里的一切,青的砖,红的瓦,少女,孩子,肥狗,货郎,全都静静地沉浸进无尽的海里去。暮春的故乡,人如在深春深处行。
“忍踏落花来复去”,这时你会记起佛经上常说的八个字:天花乱坠,宝雨缤纷。扑簌簌地,拂了一身还满。春是野外更深些,金黄色的蜜蜂在沾了雨水的花枝间嗡嗡地穿行,天空中一声空灵的尖叫,燕子闪个黑色的圆弧,停在远处的枝头了。槐花深处,峭壁谷底,或许隐约着几顶帐篷,戴着奇怪的面纱的异乡人在喧闹的蜂箱旁忙碌,这就是蜜蜂的家了。我曾极度渴望做这一种放蜂人,逐鲜花而居,四海为家,浪迹天涯。林子里静静的,黄狗傍着帐篷很生气地叫了,倘是相熟,便有姑娘很清脆地吆喝,“你瞎汪汪什么?!”那狗就很知趣地摇起尾巴,跑过来一跳一跳地要咬你的衣襟。于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你就可以避开纷繁的蜂房,捡个小凳子到树底,花下,喝一杯清香馥郁的鲜蜜,看看风吹草动,飞鸟落花,不时有瓣瓣飞花飘落在杯子里。
倘若是雨天,最好的去处是菜园。雨水淅淅沥沥地从爬满了青藤的茅草屋檐上滴下来,打得半高的美人蕉扑簌簌地响。这便是所谓“蕉窗零雨”了。从小窗望出去,远处河上河下起了一层烟,天地碧碧青青的一片。畦间小路,细净无泥,满园的蔬菜或瓜果,全都溢彩流光,翠色欲滴。风动雨斜,只有卸了套的驴,在粗大的葫芦藤爬成的棚子底下,静静地立着,成为鲜碧的底色中一道青黑的剪影,生动无比。这时候,如果你愿意攀上园屋中铺着狗皮的小炕——小屋照例是昏暗古旧,乌黑的门框上挂着一个乌黑的葫芦,或者斑驳的墙壁上斜着一支捂得发黄的火枪,好客的老人便会与你雨窗对坐,浅酌小饮了。一壶白酒,几碟小菜,酒是老酒,壶是泥壶,碟是粗碟。菜是鲜菜,一畦一畦地在雨里鲜光碧亮,味是野味,或许是昨天刚打的大雁,清晨套住的兔子,下在地里的窝雁蛋,野兔的味道在春天有些淡淡的青草味,雁肉却是粗粗的,不大似想象中的样子。
难忘是月夜,寂静得没有一个人,散学回来,必要经过一条深深的沟,两边的树木早已相接,阴阴地簇拥着,而月光从上面星星点点地漏下来。斑斑驳驳的,除了窸窸窣窣的虫声和沙沙的风声,便只有我自己的足音在沟底愈走愈响。
寂静之中推开门,天上正是云影横空,月华如水。月下的月季或玫瑰,都有一种朦胧和娇羞。坐在窗前,并不急于开灯,窗很大,如水的月色透过碧绿的纱窗铺过来,把大柄的桐叶和疏疏的翠竹历历地影印在窗台上,剪来的月季或玫瑰,都闪着碎玉般的微光。轻风一来,满室都浮动着一股温馨的暗香,鲜红的花瓣飘落在发黄的书页上。
这样的夜,桌上有花,花边有石,石下有水,水中有鱼,点上一支烟,静静地看清光中吊兰清疏的枝条一动一动地在假山顶上轻拂,而从假山上垂下来的几缕小草,柳叶般地,又荡荡地垂到下面清澈的水面上。一股细细的水柱从石缝里冲天而起,在“山”顶高处,呈开花状纷纷落下,石头上如小荷叶般伸展的护盆草,一时间珠圆玉碎。滑落的水又顺着青苔苍黑的石壁潺潺渗下,吸水性很强的石头簌簌地响。把烟头随便找个地方插进去,那简直就是孔孔紫烟,洞洞白云了。
泡一杯茶,清香和热气一齐在台灯下柔和的光里袅袅地升腾,走近书架,开了最亮的灯,用有情人温柔的手,缓缓地在那几排书上抚过,如风过群山,飞花满眼。这时候,总是体验到一种难言的快乐。枯坐已久,倦了的时候,便出去采了大把的鲜花,一瓣一瓣夹进书里,此时已是带了晶莹的露水了。鲁迅先生说,带露折花,无论色香,都要好得多,更何况是月下。在这样一个空间徘徊俯仰,或临纸提笔,或对月品茗,都大有意趣,大有兴味,忽闻鸡声破窗,不知东方之既白。(附图片)
唐诗画意(中国画)黄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