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深化改革推进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2
第2版(经济)
专栏:

  深化改革推进发展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邵秉仁
农村经营体制、农村市场体系、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这三个方面的改革,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已经超越了农村自身层次,需要在更大范围配置生产要素。
江泽民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抓住当前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意义。
改革开放17年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狭小的农业经营规模所带来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集中表现在:1.土地经营规模过小;2.小农经济的分散经营格局;3.农业生产不能通过后续的流通和加工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因此,我们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基本经营制度前提下,继续深化改革,找到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的途径。江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今后农村改革要在农村经营体制、农村市场体系、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这几个层次上深化改革。这三个方面的改革,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已经超越了农村自身层次,需要在更大范围配置生产要素。
从宏观上讲,要通过进一步调整城乡关系,工农业关系,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变继续靠农业积累支持工业高速发展的局面,至少要做到工农业平等协调发展。今后,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工业积累的提高,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从微观上讲,一是要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不断提高农户经营水平提供有力的服务和支持。二是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农业自身积累的增加。
无论是从一些国家的经验还是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来看,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有利于通过各种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屏蔽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促进农户走向专业化和商品化生产。
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涉及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而且涉及农产品的价格体制、流通体制、农村金融体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等方面改革,可以说产业化会带动农村改革的全局,是进一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