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走出象牙塔——核工业八所“二次创业”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3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走出象牙塔
——核工业八所“二次创业”记
新华社记者李斌本报记者陈祖甲
80年代初,由于原先承担的一些军工任务纷纷下马,地处上海嘉定的核工业第八研究所陷入了困境。不甘于此,八所的科研人员们决心闯出一条路来。
开始,他们也屡遭挫折。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想生产鞋袜,可是无力和对手竞争;到市场上推销产品,没有那个经验,也拉不下脸面。
几番磕磕碰碰之后,他们痛定思痛,终于认清了自身的优势所在——以核为本,实施军转民,多种经营。具体发展方向也明确了:利用原有的技术优势,以高技术为起点,组织民品开发和生产经营。于是,过滤器、电子浆料等一系列产品开发出来,逐渐形成所里的“支柱产业”。
原先,第八研究所为扩散铀同位素研制过分离膜,这类膜材料和净化技术能不能用到食品和医药生产上?他们深入到医药、味精生产厂家,发现使用的空气除菌过滤设备与技术十分落后,就立即组织开发了多种新型膜材料和过滤器。经过积极推广,其中的高效金属过滤器已逐步应用于制药、味精、啤酒酿造等行业,有些精密机械仪器制造、空间技术、电子工业和核技术企业也采用了这种设备对气体进行净化。为进一步扩展这一事业,他们成立了净化过滤及膜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事实证明,研究机构立足高新技术,开发技术密集型产品,是能够开创成功之路的。八所重点发展的电子浆料和新型永磁材料钕铁硼等高新技术产品,同样获得了市场的青睐。
由于决策对路,核工业第八研究所得到迅速发展。产品销售收入从1990年的550多万元增长到1995年2100多万元。研究所由“求生存”走向了健康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