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昔日滔滔洪水见真情今朝红旗列车续新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4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风景线

  昔日滔滔洪水见真情
今朝红旗列车续新篇
孟军刘建武
7月19日10时,工人日报社门前,一位身着列车长服饰的苗条姑娘同一位六旬女士紧紧拥抱,周围的同志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位六旬女士是12次“红旗列车”第一任车长张敏媛,那位姑娘是第38任也是现任车长路莉,她们能在京城相见,是由一封“读者来信”做“媒”。
7月初,工人日报社长瞿祖赓接到一封来自首钢的“读者来信”。信中说:我是首钢退休职工,叫刘光震,37年前在海军航空兵部队任飞行员。这年7月23日凌晨3时,接到紧急命令,起飞空投物资,抢救被洪水围困的12次列车。在红旗列车37岁生日时,我很想和张敏媛同志见一面,共忆37年前的一幕。
会议室内气氛热烈。沙发上坐满了人,他们有专程从沈阳赶来的张敏媛和当时的列车党支部书记、乘警李日奎;有首钢的刘光震;有“红旗列车”第38任车长路莉;有《被洪水包围的特别快车》的作者、工人日报老记者刘建国。四位同志的相聚,把在座人的思绪带回到37年前。
1959年7月22日,由沈阳开往北京的12次特别快车,在辽西的前卫站至高岭站间遇到了特大洪水袭击。全体乘务员在以张敏媛和李日奎为首的党支部领导下,临危不惧,顽强拚搏了三昼夜,保护了列车和全车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还从洪水中救出了350名受灾群众,谱写了一曲人间真情的凯歌。当年8月,12次列车被铁道部命名为“英雄列车”。
斗转星移,37年过去。“红旗列车”乘务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路莉告诉大家,这面红旗没有褪色。“一心想着旅客,一切为着旅客”的传统在发扬光大,全体乘务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使旅客上车有亲切感,乘车有舒适感,下车有留恋感。12次列车连续9年被辽宁省命名为“文明列车”,连续8年夺得全路进京进沪列车评比第一名。(附图片)
(照片为王小龙何碧宝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