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闲田渔樵图书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4
第10版(文化)
专栏:

  “闲田渔樵图书室”
刘民选
14年前,年过花甲的平陆二中老教师吕光有离别校园,回到故里西张村。他看到,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村民丰衣足食,但精神生活多少有点匮乏:老年人没事干,东拉西扯闲聊天;年轻人一有空闲便搓麻将,搞赌博;中小学生放学回家,迷上了武打电视片。民事纠纷增多,刑事犯罪也时有发生。他痛切地感到:如果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能同步发展,那就同样不能使民众安居乐业、获得幸福。吕光有和老伴商量,办一个家庭图书室。他请来木匠和油匠,利用家里的旧木箱和闲置的木板做了几个大书架,油漆一新,摆在了正北房里。他又翻箱倒柜,把多年来珍藏的书籍统统拿出来筛选了一遍,并从县城购回一部分新书,加上县委宣传部、老干部局、新华书店的赠书,共计3000多册。他在门上挂起了一块牌匾“闲田渔樵图书室”。
为什么叫“闲田渔樵图书室”?据《平陆县志》记载:商朝末年,这里为虞、芮两国的国界。两国国君因争夺国界到西伯侯那里打官司时,被那里的老百姓“行者让路,耕者让畔”的美德所感动,回来后相互推让,使这里成为“闲田”。“渔樵”则是由于吕光有在任教期间,曾与学生同甘共苦,下河钓过鱼,上山打过柴。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互相谦让、和睦共处的美德,他特意起了这样一个古朴典雅的名字。
吕光有还把自己买来的《十三经》、《二十五史》、《老子》、《墨子》等古籍拿了出来,又自费订了不少报纸杂志。前来阅览和借书的踏破门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