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护假焉能促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4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护假焉能促发展
熊家余
尽管打假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打假的声威一年胜过一年,但假货充斥市场的现象却远未从根本上改变。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地方的领导者对假货实行了“保护政策”。对制假售假行为,他们或者睁只眼、闭只眼,听之任之;或者口里喊打,行动上在保,明里喊打,暗地里保;有的甚至对查假设置障碍,不惜为制售假货者撑起“保护伞”。这些人的一条堂而皇之的理由是,假货虽然不好,但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护假能促进发展吗?这当然是自欺欺人。我们所说的发展,指的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体现为两个文明的共同进步,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假冒伪劣产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完全违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严重侵害相关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对于我们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制假售假,总要伴随不正当的经营手段,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滋生腐败,污染社会空气。这些年,假冒伪劣产品还通过各种渠道流进俄罗斯和东欧市场,不仅严重影响中国货的市场信誉,还直接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护假不仅会降低产品质量,而且会降低人的素质,降低管理部门和领导部门的素质,这与我们所说的发展,没有丝毫共同之处!
把护假与发展连在一起,是缘于这么一种看法,即假货虽然对全局有害,但对“我”局部还是有利的。因而遇外地之“假”则打,遇本地之“假”则保。不惜损害全局利益以谋取局部利益,从经济上看是短视,从政治上看是糊涂。这是我们的党性原则所绝对不能允许的。同时还要看到,假货虽然能暂时给你这一局部赚点昧心钱,或者还能为地方财政增加点不干净的“收入”。但从根本上看,从长远看,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利于一方经济的发展,最终还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护假必然会误导一部分人把心思用在制假售假上,而不用在提高产品质量上,这无疑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信誉乃市场之魂。护假护不出假货制售者的好名声。你这里成了假货的窝子,谁还愿和你做生意?谁还敢和你打交道?显然,以护假促“发展”,无异于养痈遗患,无异于饮鸩止渴。
其实,某些甘愿充当假货“保护神”的地方领导并不是不懂得这些道理。有的人是事出无奈。发展经济,别无良策,又要为一方百姓谋点实惠,不得已而出此下策。这些人,既要提高对假货的危害性的认识,更要提高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锤炼发展经济的真本领、硬功夫。有的人则是揣着自己的“小九九”。为官一任要政绩,又拿不出高招,不愿出实招。护假,便成了他们把“政绩”盘大的一根魔杖。不客气地说,这样的“政绩”,其实是“政弊”。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铺垫“向上爬”的路,这样的人是应该深刻反省一下从政的动机的。也有些人压根儿就是制假售假的同流合污者。他们的腰包里,装有假货变来的黑钱,与假货制售者已形成“利益共同体”。这些人,打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旗号,干的是中饱私囊的勾当。对这些人,则应坚决惩处。
护假护不出一方经济发展的好前景。只有把脑筋动在加快两个根本转变上,把功夫下在真抓实干上,才能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速度,才能真正地造福于一方百姓。这,是不容置疑的结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