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阅读
  • 0回复

向规范化服务努力再努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5
第1版(要闻)
专栏:

  向规范化服务努力再努力
本报评论员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上海市邮电部门率先实现了全行业规范化服务达标。作为一个有4万名职工的特大城市的服务行业,上海邮电部门的经验值得全国各行各业的同志学习。
服务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在全行业范围内实行高质量的规范化服务,比之建立一个“明星”式服务网点,或者培养一个优秀服务员,难度要大得多,意义也深远得多。实现全行业规范化服务,有利于把各项服务工作的内容具体化、质量评判的标准规范化,通过制定一整套严格的服务守则,促使每一个服务工作者都能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使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对于所接受的服务做出客观的质量评估。当出现问题时,消费者可以据理投诉,从而督促服务行业改进工作。
倡导和推动全行业规范化服务的过程,也是正确处理“硬件”与“软件”关系的过程。近几年,我国许多服务行业引进了国外的先进设备,在服务的“硬件”上有了明显的改观。但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服务“软件”,即服务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服务的热情程度和服务的规范化程度等,同“硬件”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不久前,中央电视台记者对上海等10市的“114”查号台所作的调查表明,同样拥有一流水准的“硬件”,上海话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就明显高出一筹。实践证明,提高服务行业的工作水平,现在更需要在“软件”上下功夫。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促使服务质量达标。
倡导规范化服务,还有利于处理好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现在,各地服务行业都涌现了一批劳动模范和“服务明星”,他们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服务。但是,“明星”毕竟是少数,如何把他们的优质服务推广、演化为全行业的规范化服务,是一项更有意义的重要工作。从“个别”到“一般”,从“明星”式服务到全行业服务达标,是广大消费者对全国服务行业的殷切期待。只有各地服务行业的每一个“窗口”的服务工作者,在服务的全过程中始终做到规范化服务,消费者才能不管走到哪里,都能享受到合格的服务。
规范化服务注重服务的“常态”质量,这有利于协调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多年来,服务行业在抓服务质量时,比较注重开展“服务月”、“质量周”等突击性的活动。应该说,这对于提高服务水平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短促突击往往在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上导致了“短期行为”。通常是活动期间“热”,甚至“热”得超常,可活动一结束就很快变“冷”。倡导规范化服务,有利于克服这一缺憾。规范化服务需要把服务的质量标准确定在一定的水平线上,即对全行业的职工有一定的压力,又不把标准定得过于苛刻。这样,便于通过努力,使全行业的服务质量长期稳定在较高的水平线上,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常态”的标准化服务,从而正确处理好“冷”与“热”的关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如此。有形的产品有质量标准和规范,看似无形的服务也应有标准、有规范。当前,在各行各业都倡导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情况下,对于明显的服务不达标现象,必须给予硬性约束。在这方面,上海邮电部门闯出了一条通过消灭“最差”,提高面上服务质量的好路子,很值得推广。我们相信,当全国服务行业都实现规范化服务时,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也必定会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