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全社会都来关心经济效益的提高——祝贺“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活动开展三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5
第2版(经济)
专栏:

  全社会都来关心经济效益的提高
——祝贺“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活动开展三周年
吴邦国
在党中央、国务院关怀和支持下,“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活动开展三周年了。我想借此机会讲一讲有关经济效益的问题,以表庆贺。
我国正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在这种“转轨”和“转型”的历史时期,能否调动国有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和重要保证。前不久,《中国质量报》记者曹璞同志给江泽民总书记写信,反映航天工业部离休干部郑广骞、国防大学退休干部林建公、中国人民解放军51056部队边利富等8位干部战士,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活动的感人事迹。这一事迹充分反映了我国广大干部群众搞好国有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值得提倡和发扬。
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益,是资源优化配置、结构合理调整、科技成为先导、效率充分提高的综合性结果。经济效益不高,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充分认识经济效益的这种根本性作用,自觉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是我们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特别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思想前提和先导,也是我们发扬搞好国有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非常重视“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活动。江泽民同志为“纵深行”活动题词:“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李鹏同志为“纵深行”活动题词:“经济工作,效益为先”。乔石、朱镕基等同志也十分关心这一活动,强调用法律手段促效益提高,指出提高经济效益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途径。领导同志的指示,都强调了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中心、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我感到,“纵深行”活动三年来的一个突出成果,就是弘扬了广大干部群众提高经济效益、搞好国有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三年前“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活动开展之初,就喊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效益关联万千家”。今天,我希望这种效益意识能更加深入人心,大家都来向上述那批同志学习,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提高经济效益、搞好国有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并落实到实践中去。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使宏观经济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同时,在新的条件下,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更为集中地反映出来。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企业经济效益下滑,部分国有企业产销率下降,产品积压增多,亏损额上升,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究其原因,尽管有市场需求不旺,能源、原材料、运输提价,出口退税率下降和退税不及时,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紧张等问题,但也反映出企业机制不活、产品结构不合理和管理上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是“转轨”和“转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解决这些问题,要依靠企业改革的深化,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建立。但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许许多多环节和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搞好国有企业,不能坐等改革的到位和外部环境的改善,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经过长期艰苦细致的努力,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促进“转轨”和“转型”的完成。这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上述同志自觉为搞好国有企业尽责尽力的精神值得提倡。他们关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和行动,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搞好国有企业战略部署的充分理解和信任,体现了他们为搞好国有企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大局观念和奉献精神。在当前形势下,提倡这种精神,有助于形成搞好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只有大家都焕发了搞好国有企业的责任心和创造力,才能把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到关键时期,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精神状态。我感到,坚定必胜信心,是发扬搞好国有企业主观能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和今年两次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讲话中,都强调了坚定信心的问题。应该指出,我们搞好国有企业的坚定信心是有坚实基础的,存在着很多有利条件:一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下,仍是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和技术装备的提供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通过十几年改革,国有企业面貌总体上发生了深刻变化,活力得到增强。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总量年均增长14.5%,国有企业资产总量年均增长15.5%。预算内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1990年为2517亿元,1995年为7171亿元;利税总额1990年为1200亿元,1995年达2723亿元;盈亏相抵后净利润1990年为266亿元,1995年为746亿元。涌现出一批好的企业和优秀经营者,积累了改革经验。三是江总书记两次重要讲话,明确了企业改革方向、目标、原则和要求。今年以来,国务院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又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把18个试点城市扩大到50个大中城市;在1000户重点企业中,第一批300户企业明确了主办银行,并落实了生产经营资金;银行提取相当数量呆帐、坏帐准备金,推进企业兼并破产;召开学邯钢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管理经验;即将实行扭亏增盈责任制等。当前,重要的是结合实际,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四是广大干部群众对搞好国有企业、把经济搞上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这是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尽管面临困难还很多,任务艰巨,但是,只要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搞好国有企业的方针政策,结合各地实际,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三改一加强”,国有企业是完全可以搞好的。
今年,“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活动正在开展“我和搞好国有企业”的讨论,十分必要。同时,立足于深层次的调查研究,已经写出了一些有质量的调查报告,提出了一些好的见解,有些已被有关部门所采用。我希望“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活动再接再励,为搞好国有企业作出新的贡献,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再立新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