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练内功出好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5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繁荣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思考

  练内功出好书
熊治祁
著书和编书,哪一项更难,哪一项更需要学识,大多数人恐怕会说,当然著书更难,更需要学识。但仔细考究一下,这种看法却并不见得完全正确。
别人凭着丰富的学识,呕心沥血写一本著作,你读一遍,设计一下版式,再拿原稿与排出来的清样校对一次,然后付印成书。这是编辑工作吗?当然也是。但这只是一般的、初级的、没有创造性的编辑工作。这样的编辑工作当然并不太难,也用不着有什么高深的学问。
高级的、创造性的编辑工作,还应该包括设计和策划意义重大、独具特色的选题,并对写出的书稿提出具体的、卓有见识的修改意见,甚至亲自动手修改;如果是整理刊行前人的文化成果,则应选择书目和版本、订正错讹、规定编辑凡例等。这样的编辑工作,难道比著书更容易吗?难道不需要高深的学问吗?人们常以“为他人作嫁衣裳”比喻编辑工作,因为编辑工作默默无闻的时候居多,确实需要奉献精神。然而我们不要忘记,“为他人作嫁衣裳”,还必须具有“敢将十指夸针巧”的本领,否则,别人也就不会劳你“作嫁衣裳”了。
时下也有少数缺乏眼光和学识的编辑人员,在设计和策划选题时总是盯着别人已经出版的书,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却美其名曰“占领市场”。这与某些著述者的剽窃抄袭可谓如出一辙,是没有学识的表现,是一种庸俗行为。
谈到编辑与学识的关系,我们不由得想到我国明代著名的出版家、编辑家毛晋。他博览群书,是一位大学者,尤喜罗致天下善本,精心校读,“节衣缩食,遑遑然以刊书为急务”,以致“头颅如雪,目睛如雾,尚矻矻不休”。他编辑的多种大型丛书、套书,以汲古阁的名义刊刻,成为天下士人信任的善本,直到今天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我们还要提到十七世纪法国的大编辑家狄德罗,他具有广博的学识,是一位启蒙思想家,却以二十多年的时间从事《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组织当时的一批优秀学者撰写条目,并亲自参加撰写。狄德罗设计、策划并主持编辑的《百科全书》是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之作,从此以后,出版史上才有了这种包罗万象的集合人类各方面知识的大型工具书。狄德罗正是凭着卓越的眼光、丰富的学识,才得以完成这一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意义的工作。
毛晋和狄德罗的经历说明,学识在编辑工作中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出版物有着极为特殊的关系,各个时期的出版物记录着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文明成果。当今的世界在发展,中国更在飞速前进,这是一个伟大的、文明成果空前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眼界高远、学识广博的大编辑家。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出版界也不例外,拟定编辑人才培养计划,这是一件关系到我国未来出版事业发展的大事。
现代编辑家的培养,说到底,还是学识的培养,因为职业道德、坚持出版方向和编辑专业知识应该是被培养的先决条件,这三项达不到要求,就应该不在培养对象之列。有人说一流的作家必须是一位学者;同样,一流的编辑家也必须学识渊博。我们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出版界能涌现若干具有广泛影响的、热爱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大编辑家。“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如果这一期望变成现实,那么整个出版界的工作就必然会更添风采,得到更大的发展。
(作者为湖南出版社社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