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鹭岛“碑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5
第12版(副刊)
专栏:

  鹭岛“碑林”
沈世豪
很喜欢欣赏厦门的建筑:那是无韵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旋律,岁月的碑林,更像是鹭岛的旌旗,飘扬在人们的目光里。
昔日,最驰名的建筑,当然要数鼓浪屿了,人称万国建筑博物馆。当然,有点夸张,但踱上岛去,确有阅尽异域风光的感觉。然而,无情的岁月,已剥蚀了它们当年的辉煌,看去总有点残,恰似久经风雨的旌旗,褪尽了耀眼的色彩,甚至有点落寞、无奈。好在小岛绿树如织,鲜花长年不败,而且天风海涛不绝,深情地挽留着人们的脚步。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很长时期,厦门很少建设。60年代,城内最漂亮的楼房,就是如今已经不大起眼的仅有6层的鹭江大厦,说来会让当今的年轻人笑掉大牙。当年,倘若有机会到里面去乘坐一次电梯,便是奢侈的享受了。繁华的中山路,是厦门的骄傲,最具特色的是两旁的骑楼,任风雨如晦,居然蹒跚地穿过了近百年曲曲折折的时光隧道,让人们可以细细地咀嚼它的持重和兴衰。这一片旌旗,委实也太陈旧了。
朋友,还是尽兴地去浏览厦门的新建筑吧!
车过集美,便是新建的厦门大桥。长虹飞架,跨海而过。两侧,华灯高挂,恰似仪态大方的仪仗队,热情洋溢地欢迎每一个来鹭岛的客人。虽然,它没有而今时髦的悬拉索式大桥的洋气,但一座座坚实厚重的桥墩,豪迈地托起一览无余流畅飘逸的桥面。四周,碧海无涯,舟楫点点。这杆极为潇洒的旌旗,高高地迎风招展,是呼唤绿遍南国的浩荡春风么?读尽鹭岛漫山遍野的相思树,读尽三月里昂首天外绚丽如火的木棉花,读尽那越洋跨海而来的千千万万人们脸上自信的微笑,读尽那日新月异青春焕发的新厦门的姿容,你才能真正领略这面旌旗的分量和异彩:它呼唤未来,呼唤繁荣昌盛,呼唤令人心荡神摇的21世纪。
万鼓山立交桥,是献给远方来客的美丽的花环。回环往复,一个惊叹号连着一个惊叹号,有声有色。它的美在于夜晚。倘若,你乘飞机来厦门,居高临下,那用无数灯光装饰起来的图案,五彩缤纷,尽放光华,恰似装点节日盛典的旌旗,自有说不尽的妩媚、浪漫、风流。
20多层以上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已经不稀罕了。100多座的凌云大厦,群雕式地组成了新厦门不屈的脊梁。尚有100多座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即将崛起。届时,300多座巍峨高楼,将完全刷新这座海滨风景城市的风采。这几年厦门建设之快,高楼是最好的见证。当24层的庐山大厦在莲花区的龙头地段刚刚竣工,更为瑰丽的30多层的香江大花园便紧随其后扶摇直上了。要欣赏厦门高层建筑的韵味,最好是站在筼筜湖畔,沿湖四周而立的建筑群,辉映着碧水清波,偶尔,剪取白鹭的倩影,像一面面异彩纷呈的旗帜,令人目不暇接。细细看去,一幢比一幢灵气,一幢比一幢气派!沿湖两岸东西走向的湖滨南路、湖滨北路,洋洋洒洒,十里长街,或淡笔写意,或浓墨重彩,串起了一片又一片不朽的群雕。抑扬顿挫,疏朗有致,如画,如诗,如歌,如诉,美不胜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