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谈“微服私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谈“微服私访”
陈飞
真有意思,翻开近几个月份的报纸,竟有好几家都以“私访”为题,报道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实地调查的故事:
广东省省长卢瑞华事先不打招呼,对问题多多的佛冈县进行了一次突击性调查,《羊城晚报》上述报道的题目就叫《悄悄来去,特别出行》;河南省省委书记李长春,带领机关干部,乘坐一辆中巴悄然直奔省电力医院家属宿舍区,现场了解治安状况以及公安机关对群众报案的态度和快速反应能力,《河南日报》以《省委书记“私访”百姓家》为题加以报道;河北省省委书记程维高,把接待上访的案桌搬到太行山下的赞皇县土门乡,深入了解基层干部私心重、不办实事的桩桩件件,《人民日报》称之为《省委书记的特殊考卷》;还有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廉世界,被百姓赠予“私访书记”的称号,新华社为这位书记发了电讯稿……
这些报道,不排除有“巧合”的情况,但也充分说明,“微服私访”这一做法,已重新为许多领导干部所重视,并得到了群众的欢迎。
在中国,“微服私访”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即有“齐桓公微服以巡民家”的记载。后来,各朝各代的明君贤臣,也多有微服私访的,微服私访成了体察民情、为民除害的重要手段。脍炙人口的“包公戏”中,对微服私访就有浓墨重彩的描绘。
为什么要“微服私访”呢?在封建时代,要想了解民间的真实情况,谈何容易!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以取得上级的欢心与宠爱,许多官员不肯讲真话,有意讲假话;较高级的官员,同样为了“政绩”,为了给自己涂脂抹粉,不愿听真话,有意支持、怂恿下级讲假话;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无法讲真话,被迫讲假话。于是,少数有忧国忧民之心的清官的“微服私访”应运而生。当然,在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尖锐对立的旧社会,“微服私访”只是少数人的治标之举,并不能解决根本矛盾,由此可见“微服私访”的背后,是沉重的历史沉淀物。
时代的发展一日千里。今天的情况与封建时代已根本不同了。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觉悟,还是社会的民主与法制程度,都已大大提高了,但是,历史的沉积不可低估。封建官吏报喜不报忧、甚至是欺上瞒下的坏作风,在少数干部身上仍然时隐时现,特别是在某些地方和单位,真情更是难以上达。再加上少数领导干部,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缺乏应有的热情,偶一出行,也是先打招呼,使下面预做安排,做好准备,结果仍然难以了解到真实情况。面对如此现实,一些真正要带领群众干实事的领导干部,借鉴“微服私访”的做法,便是顺理成章了。
其实,“微服”倒未必,“私访”则不可少。即在不惊动各方为前提,直接到群众中间,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真实情况。了解真实情况,这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走好这第一步,才有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的第二步,第三步……情况明才能决心大、方法对,否则,为人民服务,带领群众实现宏伟目标,只能是一句空话。
当然,“微服私访”毕竟只是一种手段,调查研究、掌握实情,还需要更广泛地采取其他手段。但是,在某些干部弄虚作假已经相当严重的情况下,“微服私访”的作用,不可低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