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上海的“阳光”天天是新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6
第2版(经济)
专栏:

  上海的“阳光”天天是新的
本报记者林晰
十多年未去上海了,最近重访上海,那里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着实令人兴奋。
和田一夫的战略眼光
笔者于6月中旬,参观了建在浦东的上海第一八佰伴商场。这是一座新颖的10层商业楼,据说其规模超过上海其他的任何一家商店。由于浦东正在开发建设之中,在这里购物的人并不多,按上海人的说法是“人气不足”。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八佰伴国际集团总裁和田一夫先生在浦东购房“安家落户”,和田一家已于6月2日乔迁浦东新家。世界跨国公司的总裁在浦东安家的,他算是第一名了。
上海人说,八佰伴集团在浦东有“三个第一”的记录:它是全国第一家经国务院批准同我国商业部门创办中外合资的零售商业的企业;它作为跨国公司又是第一家把总部设在浦东;如今又是它的总裁举家第一个在浦东安家落户。
和田先生认为上海要比其他地方更具有经济效益。仅就上海的零售业增长率来说,香港每年的增长幅度为3%,东京则是零,而上海为25%;浦东又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它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地区,把八佰伴集团总部从香港迁来浦东后,该集团公司将在上海建设生产、销售、出口的基地。目前,这个集团在中国投资的公司有20家,还有一批连锁店,与中方合办的企业总投资达到5亿美元,其中八佰伴集团占60%。和田先生的目标是,到2010年,将在中国办1000家连锁店,创办100家品牌产品的生产企业,并把新加坡的国际批发中心、上海等地以及日本本土上的连锁店联结在一起。
外国金融巨头看好上海
上海,这个昔日中国乃至远东地区的金融中心,如今又成为国际金融业投资的“热土”。到今年5月底,上海已有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39家,它们分别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上海还增设了36家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至今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的代表处已达141家。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目前落户上海的外资财团,有80%是居世界50家大银行之列的著名跨国银行,其中有瑞士信贷银行、日本富士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的种类,也已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扩大到中介机构、信用卡公司以及研究机构。
外资银行进来之后,开辟了多种国内银行未曾办的业务。例如,房地产的按揭业务,就是由东亚银行上海分行首先推行的,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市的房地产改革事业;过去发放贷款只有中资银行,风险很大;现在外资银行带来了以分散风险为着眼点的财团贷款,贷款规模大了,风险也分散了。上海企业对采用国际财团贷款表示十分满意。
当然,这么多外资银行选择上海(其中美国花旗银行和英国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已于1995年先后将其中国区总部迁到上海),这是因为它们确实在上海有利可图。据了解,1995年前3个季度,37家在上海正式开业的外资银行,其资金份额、存款余额以及盈利金额,均比上年增长六成到八成。
引商投资硕果累累
上海市松江工业区,是个省市级开发区,是外商和上海大工业扩散的最好投资地之一。这块开发区规划的面积为20.56平方公里,目前开发面积已达9平方公里。自从1992年年中启动至今,它的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达5.2亿元。现在道路系统已基本完成,主干道两端实现与沪杭高速公路接连;工业区由上海市电网供电,电力供应充足;住宅、商住楼、商场、娱乐等设施的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高质量的生活配套区正在逐步形成之中。
松江工业区近3年来,招商引资应当说是硕果累累。截至1995年底,累计吸引内外资230多项,总投资额达12亿美元,协议外资额达10亿美元。进入工业区的著名跨国公司已有35家,其中列入世界最大500家工业性公司、世界最大100家综合性服务公司的国际知名企业就有26家。这中间有美国福特、巴特勒、道化化学,英国的帝国化学,日本日立、富士通、松下电器,德国的豪克玛、PM公司,法国的依视路,以及瑞士雀巢、韩国白洋、泰国正大、中国台湾中兴等。到1995年底区内已有88家内外企业建成试投产。
今日的上海充满经济发展的活力,国际财团看准了上海的光明未来;而最为重要的则是1200万上海人生机勃勃的创造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上海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