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南昌街头扫“垃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社会扫描

  南昌街头扫“垃圾”
新华社记者刘菁
在号称“南昌女人街”的南昌市展览路,一些俗气、霸气、洋气的商家招牌近日纷纷被摘除。
曾在《滕王阁序》里被王勃称作“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的南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近年来,以商业招牌命名为代表的商业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不健康的复古和崇洋倾向:有的把帝王豪绅搬上招牌,有的则将牛头不对马嘴的洋名高高挂起。对此市民表示反感,大家纷纷指出这与南昌市提出的“塑造文明省会形象”不相符合。
7月份以来,南昌市展开清除招牌文化垃圾的统一行动,对明显带有殖民文化、封建文化和痞子文化色彩的餐饮娱乐业、服装等商业招牌进行整治。他们以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澄清部分店主的模糊认识,对招牌上存在问题的123家店面发出整改通知,限期拿下现挂招牌。在两次集中整治行动中,对40多家商家当场摘除其招牌。一些商家承认自己的招牌“不够文化”而主动将其摘除,另觅佳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