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农民画家“火”干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7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农民画家“火”干洲
本报记者丁伟
在江西奉新县干洲镇,活跃着一群农民画家。他们“脱掉鞋子就下田,洗掉泥巴就作画”,亦农亦艺,乐此不疲,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自娱自乐之余,这些“泥腿子画家”还要配合县里、镇上的中心工作,联合办专题画展,在五村八寨巡回展示。春节到了,办移风易俗画展;播种的时节到了,办科学种田画展;庆“三八”、过“六一”了,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画展。
说是画展,其实很简单。无非是把画贴在大街小巷的墙壁上,或干脆在田间地头临时树起两根木桩,中间拉根绳子,把画挂上。对这种“不要门票的露天画展”,农民画家们很重视。从构思作画到展出形式,他们都仔细琢磨,倾尽心力。今昔对比、正反互衬是展出画作常见的表现手法。在一张画纸上,画家们画下反差明显的两个图景,并分别配以质朴通俗的诗句,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如反映农家人穿着变化的,上图配“两条破裤三人穿,半床铺盖遮体面”,下图配“春夏秋冬分四时,四时时装款色鲜”;提倡计划生育的,上图是“子女越多家越穷,越穷子女越低能”,下图是“只生一个真光荣,子成龙来女成凤”。
每逢画作展出,村民们就像赶集市一样,扶老携幼争相观看。干洲农民画家成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那年月,我不晓得画过多少毛主席像。”在被称为“干洲农民画第一人”的余达万老人家里,记者听他讲起干洲农民画的发展历史。
1965年,自幼酷爱版画创作的余达万先后参加了宜春地区、江西省举办的农民画学习班。回来后,他成了人民公社的一名宣传员。《劳武结合》、《时刻准备着》、《民兵训练》这些画作莫不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
改革开放,干洲农民画家迎来了自由创作的春天,业余作画的农民越来越多。1982年,干洲农民画研究会成立,打小受余达万影响的小字辈成了研究会的骨干。现在,干洲镇坚持业余作画的“泥腿子”已有六七十人,作品题材和风格趋于多样化。有描写田园风光的;有表现乡土民情的;有反映山乡巨变的。画作莫不清新自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