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枪声响罢笑声起——张冰获飞碟铜牌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26
第8版(奥运会专版)
专栏:

  枪声响罢笑声起
——张冰获飞碟铜牌之后
本报记者刘小明张燕辉
登上领奖台,河南小伙子张冰开心地笑了。虽然胸前挂着的是枚铜牌,但他又是挥舞着手中的鲜花,又是主动举着奖牌让中外记者照相,同拿了冠军一样高兴。
27岁的张冰是位飞碟射手,上届奥运会他初次上阵,名列第八;这次他再度出征,两天前参加多向飞碟比赛,拿到第五名;今天在双多向飞碟射击比赛中,张冰终于再上新台阶,夺得一枚奥运会奖牌,这也是中国射击队在本届奥运会上拿到的第二枚奖牌。
发奖后,张冰说:“这两天,我们射击队任务完成得不理想,每个人心头都像压了块石头,我也是一样。但自己知道,这样的心态上场可不行,必须尽快从阴影中解脱出来。”
孙盛伟教练说:“我对张冰讲,人家欧洲人开展飞碟射击100多年了,各国高手那么多,相互水平很接近,为什么金牌就一定是我们的?再说,对自己期望值过高,心里老是想着拿金牌,不紧张才怪!前两天,咱们有的队员到了赛场紧张得老是上厕所,一会儿一趟。平时比赛打个9环觉得很正常,根本不往心里去,这会儿一打出9环心里就发紧,越紧张越打不中靶心。”
“所以,今天我们坚决不给张冰加压力,和他讲好,不要求你非拿金牌不可,只要打出水平就行,有差距回去总结。再一点是对赛场上的困难要估计够。果然,比赛中,几次出现对我们运动员发令后又不抛靶的现象,让人白白耗费精力,这在国际大赛中是很罕见的。要不是这些干扰,我们的李勃也能打进决赛,决赛时两个中国选手互相鼓励,情况会更好。”
龚立人领队说:“包袱扔掉一些,发挥就好些。从张冰夺铜牌的情况看,我们更感到心理因素对射击成绩影响很大,今后我们在队伍建设中,要善于掌握运动员的心理变化,提高他们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过硬的神枪手。”
(本报亚特兰大7月24日电)(附图片)
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