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小城·渡口·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04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小城·渡口·桥
胡锡进
走过多瑙河上数不清的桥,最难忘的却是匈牙利南部边陲小城莫哈奇的那个古渡口。作为主要与前南战争打交道的记者,我本与多瑙河上的这个小城无缘,只因南斯拉夫与克罗地亚之间的边界关闭,它才成了我绕道途中的偶得。每次漂过世纪老人般的河道,感悟岁月在古埠风情中的造化,我总是想,渡口在多瑙河上恐怕所剩无多了,于是,便生了点思古的幽情,看什么都嚼出点沉香遗味:高高的护河堤颇有城墙的气派,大小建筑更有色彩和雕琢的雍容。电线杆是木头的,从河岸望主街,其“欧洲风范”有如布达佩斯步行街的那般生动。人们走路也好似踩了岁月般,不紧不慢。骑自行车的人多,许多自行车上还装着小孩座,大人带着小孩与小汽车同道并行,若在大城市,这该是一种奢望。
我猜想,它大概有过卓尔不群的过去,于是有一次,我成了市政府的不速之客,主管城市土地规划的官员伊凡先生成了我的“全陪”,加上一位中学外语老师当翻译,一本介绍城市的英文小册子,城市的过去终于在我面前一页页翻开。
编年史第一次提到莫哈奇是1093年,在巴尔干,这足以让人骄傲。从17世纪开始,小城发展成为多瑙河上的重要商埠,直到今天,这里仍能见到溯流而上的乌克兰籍、罗马尼亚籍等多瑙河下游及黑海沿岸国家的“海员”。口岸的重要地位给莫哈奇带来了繁荣,也招来了灾祸。1526年和1687年,莫哈奇两次在匈牙利历史上留下重笔,第一次是土耳其人在这里大败匈牙利人,奠定了其随后统治匈牙利半壁江山150年的基础。一个多世纪后,又是在莫哈奇,匈牙利人打败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从18世纪开始,塞尔维亚人、德国人、犹太人等先后移居这里,并为城市留下“德国街”、“犹太街”、东正教堂、萧卡茨人(克罗地亚人)节等一笔笔文化财富,形成了小城今天2.2万人口的多民族格局。上世纪中叶,铁路从西边修过来。然而,小城与河西的交通网联为一体后,河东整个巴尔干通往中、西欧的公路、铁路干道却都绕过了它。或许是原因,或许是结果,小城始终没有横向的那一笔——桥。小船换了大船,但渡口还是渡口。
在多瑙河上架座桥,是莫哈奇人几个世纪的夙愿。1944年,苏联红军攻下莫哈奇,在多瑙河上架起一座浮桥,渡过百万大军。这大概可以算作小城900年历史上唯一一次关于桥的“记载”。此外,便是有过一种“波拉卡图特桥”。波拉卡图特是本世纪初的莫哈奇市长,当时的多瑙河上经常结冰,那位市长筹不到钱修桥,就动员市民往河上摆玉米秸秆,加固冰层,形成能走人的“冰桥”。“波拉卡图特桥”因此而得名。给我们当翻译的中学女教师,恰是那位市长先生的曾孙女,她苦笑着说,她不知道这种命名是人们对她曾祖父的尊敬还是嘲笑。
今天,莫哈奇似乎失去了成为联接多瑙河两岸交通枢纽的历史机会,多瑙河航运成了它的主要老本。前南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在多瑙河上对南斯拉夫实施禁运,莫哈奇货运港数年萧条,但也恰恰是这个时候,它的古渡口却突然繁忙起来。小城出现大量我这种绕道而来的外乡客。这些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下对渡口和城市古貌的赞美。也有人诧问,咦,为什么不修座桥。这些沿陆路涌来的外乡客,又一次刺激起莫哈奇人“桥”的神经。
中学老师又去上课了,留下我和只能讲简单俄语的伊凡先生。他领我去逛街,坚持请我吃饭。连蒙带猜再加手势的帮助,我们竟也大致沟通了。吃饭时,伊凡先生忽然迸出“老子”、“鲁迅”、“巴金”、“金瓶梅”、“林语堂”等一连串词,令我大吃一惊。我几乎不敢相信,这位40出头、从没有去过中国、一个汉字不认识的小城“土地爷”,家中竟有130本匈牙利文版的“中国书”!分手时已近黄昏,伊凡先生从幼儿园接出儿子,并带着儿子一起送我。与我谈了一天的渡口和桥,面对滔滔南去的河水,他似乎生了感慨,抚着孩子的头,非常肯定地对我说:桥,会有的,孩子们的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