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未雨绸缪思来日眼光放远论短长——写在中国代表团奥运赛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06
第8版(奥运会专版)
专栏:

  未雨绸缪思来日眼光放远论短长
——写在中国代表团奥运赛后
本报记者汪大昭
回首过去的16个日夜,300多名中国选手在亚特兰大参加了奥运会22个大项的角逐。任何一支体坛强师在世界大赛上有得有失是正常的,患得患失则是不成熟的表现。中国选手在25个小项中具备夺取金牌的实力,最终拿到16项冠军,简单计算,64%应当算是比较高的成功率;具备争夺奖牌实力的60个小项,中国选手共获得50块奖牌,成功率达到83%,明显得大于失。
从1984年的洛杉矶到1988年的汉城,中国在奥运会上曾有过由波峰到谷底的经历。但是,从巴塞罗那到亚特兰大,中国选手在奥林匹克竞技场上没有再现那种令人捉摸不定的起伏,整体实力居于第二集团前列的位置得到巩固和加强。中国体育在奥林匹克的竞争中,正在稳步迈进,对世界最高水平竞争的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有所加深,适应这种竞争的能力也在加强。
仅从金牌或奖牌数上比较,也许不能全面说明问题。成中有失,败中有得。我们必须学会将成败与得失分成两回事看待,成败是简单和直观的,而得失的比较却要复杂和有意义得多。
乒乓球队继去年囊括七项世界冠军后,如今又包揽四枚奥运金牌。这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队伍告别亚特兰大之前,已将目光移向明年曼彻斯特世界锦标赛,快马加鞭未下鞍的紧迫感使之得以长盛不衰。跳水队以“走在世界跳水难度表之前”的要求自律,深知主观评分的项目,“只保不创”便无优势可言。
记者在亚特兰大赛场目睹了许多老将仍然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中坚力量,在为祖国荣誉的拚争中,写下自己运动生涯的句号。
但是,即使是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举重等摘金夺银的项目,同样急切呼唤加速改革。体育队伍的更新换代周期短,而中国选手擅长的灵巧型、技术型项目,又多有小龄化的特点。有些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中,只有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像伏明霞、李小双、邓亚萍等人的“黄金时期”都已不长。中国尚有半数左右的项目和多数运动员没有争夺奖牌的技术实力,预期之中的突破并非指日可待。避免可以避免的曲折、扩大高水平后备人才的队伍,唯有从深化体育改革中予以解决。
中国体育大军四年后到悉尼能否更上一层楼,答案存在于对亚特兰大之战的思考之中。
(本报亚特兰大8月4日电)
(汪大昭,主任记者,两度采访奥运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