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小康路上“领头羊”——记敦煌市兰州村党总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07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基层党建巡礼

  小康路上“领头羊”
——记敦煌市兰州村党总支
本报记者王政
“紧靠敦煌城,唯有兰州穷,大人穿衣打补丁,学生上学土桌凳”。仅仅十年前,地处鸣沙山下、月牙泉畔的甘肃省敦煌市兰州村还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仅222元的贫困村。
如今的兰州村已今非昔比了。村里有8家村办企业,年产值168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2300元。“四季鲜菜嫩汪汪,户户水果满园香,猪牛成群鸡满圈,家电普及喜洋洋,出门有车子,进门住新房,银行存款年年长……”成了河西走廊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兰州村能有今天,一靠党的政策好,二靠支部一班人带得好!”李生荣老汉对记者如是说。
穷则思变,支部是关键。1982年,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温智新和支部“一班人”下定决心,“要干出个名堂来!”支部“一班人”经过一次次争论、探讨和抉择,终于达成共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敦煌的旅游业正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崛起,地处城郊的兰州村要抓住机遇,以村办企业为突破口,滚动发展,治穷致富。
路是选定了,可是村里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又远在塞外,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对于一群与泥土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庄稼汉来说,办企业谈何容易?
村里有三个铁匠和一个鞋匠,支部把他们团结起来,办起了第一个“企业”——综合加工厂。一班人跑前跑后,全身投入,从资金到管理,从产品质量到经济效益,小小加工厂成了他们办企业的“试验田”。功夫不负有心人,头一年,加工厂就净赚2.3万元,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鸣放了第一挂喜炮。
紧接着,村支部抓住敦煌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对建材的巨大需求,决定“大干三个月,建它一座红砖厂”。虽说有了第一次的成功,这一回不少人还是心里犯嘀咕:县砖厂建窑用了一年半,村上三个月建个砖厂可能吗?面对群众的疑虑,支委、村主任孙林在村民大会上,拍着胸膛向大伙表态,“哪怕脱上三层皮,也要三个月干出来!”
会后,几名支委带领群众大干起来。吃饭了,女人、孩子送饭到工地;累极了,随地蹴下打一个盹……温智新病倒了,打完吊针又上了工地……群众看到支书这样没日没夜豁出命干,更是争先恐后,任劳任怨。结果,三个月建砖厂的“神话”终成现实,砖厂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当群众年底领到一沓沓心血换来的工资时,不少人激动得流出了热泪。
砖厂规模的扩大、效益的提高,为兰州村村办企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兰州村又相继建成了食品厂、棉纺厂、针织厂、皮鞋厂,组建了建筑队,还与省科学院合股兴建了甘肃省第一家农民涉外宾馆——丽园宾馆。如今,兰州村的村办企业不仅安置了一大批本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吸引了不少天水、定西等地的打工者。
说起创业时的艰辛,现任村总支书记柴贤林感慨万千。办棉纺厂的时候,由于不懂技术,第一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冒着大雨从咸阳运来的纺纱机竟是50年代的淘汰品。吃一堑,长一智。支委们再次带上馒头和咸菜,挤上往西安的火车,一站就是十多个钟头;他们向国营大厂的技术人员和老师傅们虚心请教,终于凭着一份真诚与执著,买回了先进的设备,还请来了老师现场安装、调试、培训,使棉纺厂生产出了优质的棉纱。
如今,兰州村富了,可总支“一班人”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没有变,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群众着想的好传统没有变。由于他们事事带头,勇挑重担,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党组织的威信和战斗力提高了,党员队伍也不断扩大。几年来,先后有22名青年加入党组织,其中20名是生产能手和技术骨干,全村一半以上党员担任村组和企业公司领导职务。
肥沃的物质文明土壤,开出了鲜艳的精神文明之花。现在,全村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青壮年农民全部脱盲;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良好,连续十年无一人参与违法乱纪活动,年年被市、乡评为文明单位,连续四年被市委评为先进党组织……兰州村党总支这只“领头羊”,正继续带领着全村群众在大漠绿洲上勇往直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