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沙洲坝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07
第4版(要闻)
专栏:访读者想知的地方

  沙洲坝的变迁
本报记者丁伟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日前,冒着夏日阵雨,记者来到当年中国红色政权所在地——江西瑞金沙洲坝镇采访。
“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饿死老鼠,旱死蛤蟆,有女不嫁沙洲坝。”在旧社会,这首民谣在沙洲坝镇代代流传。1933年9月,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打成一口水井,缓解了军民饮水困难。村民立碑纪念,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解放后,沙洲坝人治水治穷,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成于80年代的沙洲坝东风水库,库容量达6000万立方米。到1990年,沙洲坝4000村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4万亩稻田实现旱涝保收,红井旁5000亩果园实现了自动喷灌。
以水利建设为突破口,沙洲坝大兴农业开发。农民圈地养猪,挖塘养鱼,开山种果,封山育林,从单一种养向立体养殖、生态农业迈进。1993年,退休职工胡依梅等8人合股开发沙洲坝东风水库,山下养猪,猪粪通过沼气池积肥育桔,桔树败叶腐果养鸭,鸭粪用来养鱼,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模式。去年,这个立体养殖场实现利税20万元。
“哎呀嘞,根根稻草金又黄,打成草鞋送情郎;情郎穿上当红军,英勇杀敌打胜仗。”
当年,勤劳善良的沙洲坝女子就是唱着这首情真意浓的山歌把自己的情哥哥送到前线,送上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如今,她们和沙洲坝的男子汉一样走出山村,走向外面的精彩世界。据统计,仅4000余人的沙洲坝镇,现在在外的打工人员达1000多人,足迹遍布广东、福建、上海等5个省市。这些“打工仔”、“打工妹”在外地经受了磨砺,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积累了资金,传递着市场信息,牵动着山乡每一根神经。
沙洲坝因势利导,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打工人员返乡创业。曾在广东打工的程氏姐妹,去年回到家乡创办旅游鞋厂,年产值60多万元,实现利税7万元,所产旅游鞋销往广东、福建。
1932年,为打破敌人对苏区的经济封锁,党中央在叶坪建立了我国供销合作社的前身——苏区消费合作总社(后随中央机关迁往沙洲坝)。入社者需交股金,以家庭为单位,每股1元。苏区消费合作社的建立,不仅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而且密切了红色政权与广大群众的鱼水关系。
60多年后,一种由工商企业主、贩运户、种养大户入股组成的农副产品产销联合体出现在沙洲坝。据统计,这一跨行业的产销联合体吸引了近百户种养专业户、10余户流通贩运户、两家乡镇企业加盟。他们在市里设立信息中心,在深圳、厦门设立销售“窗口”,把瑞金的农副产品打入广东、上海等省市,并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