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三言两语话“振兴”——四位县长谈民族地区振兴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07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大家庭专访

  三言两语话“振兴”
——四位县长谈民族地区振兴之路
胡健
编者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根“针”指的就是县长。他们不但要贯彻各级政府部门的方针政策,而且要忙于各种实际工作去促进本地区发展。可以说他们对上面的政策、下面的实情都要了然于心。记者近日在“全国民族地区杰出青年表彰会”期间采访了四位受表彰的县长。下面是三位土生土长的自治县县长对民族地区现状、发展道路以及发展机遇与期望的述说。另一位是援藏干部,他从经济最开放、最发达的上海来到封闭的紧挨不丹、锡金两国的西藏亚东县。他看待民族地区发展用的是另一种眼光,也听听他的见解。
经济在发展差距在缩小
鲍晓华(女,蒙古族,38岁,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县长):喀左县被誉为“塞外明珠”,人口41.4万人,蒙古族占17%,另还有满、回、壮、朝鲜等少数民族。“八五”期间是喀左县发展最快的时期。“八五”末期与“八五”初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1.85倍,人均收入增2.6倍,县财政收入增3.4倍,整个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之中。社会事业也有长足发展,“八五”期间考入大中专院校3000多人,全县共有8000门程控电话,公路总里程达490公里,并且有了完善的职业教育和民族教育体系。
安永红(男,裕固族,41岁,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长):这个县是全国裕固族人唯一居住地,共有1万多裕固族人。社会事业和民族建设都有很大发展。199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2300元,80%以上乡镇已经提前达到小康水平。预计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4000元,完全脱贫。
闻志宽(男,回族,41岁,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县长):大厂县在全省133个县中排名11位,人口只有11万,是比较典型的“人口小县,经济强县”。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995年达到8.8亿元,比1990年增长2.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59元,比1990年增长2.2倍。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3∶50∶27,实现了协调发展。1995年引进外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311万美元,内联项目33个,项目总投资达2.06亿元。使1995年成为开放力度最大的一年。
张兆田(男,汉族,44岁,西藏亚东县县长):我是去年到西藏的上海援藏干部。我和其他6名亚东县援藏干部从上海筹集资金300余万元,在亚东县建了一所幼儿园和四所希望小学,为离边境最近的阿桑村送去了电,扶助县里两名最贫困家庭的儿童到县城读书,并承担这两名儿童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生活和学习费用。全县将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预计在“九五”期间经济总量翻三番。
因地制宜真抓实干
鲍晓华:求发展必须明确一个思路,真抓实干。具体说来,我们实行“富民升位”战略,即让群众富起来、使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中位次前移。在农业上,抓主导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区域化,形成羊、牛、兔生产基地。在工业上抓龙头企业,依据地理、资源和传统技术优势,组建成采矿、机械加工、建材、纺织、酿造、化工六大产业。
安永红:我们重点实施了“科技兴县”、“资源转换”工程。所谓“资源转换”,是指利用资金、技术优势使资源变成高附加值产品。马鹿是当地生长的高寒动物,全身是宝,我们利用科技在不影响马鹿生长的情况下提取的血清,具有极高的价值,成为拳头产品。我们县是甘肃高山细毛羊基地,50年代起就走“科学养畜”道路,人工受精、绵羊改良,几十年不动摇。细毛羊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出毛率、出肉率,农牧民尝到科技的甜头,现在比县城里的人还富。
闻志宽:大厂县耕地很少,在农业上只能走精耕细作道路,现已达到浇地管道化,耕种机械化。另一个与其他自治县不同的是几乎没有资源,但地理位置很好,处于北京、天津之间。依据这种情况,县里制定了“开放兴县”方针,即充分利用自己的民族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开放引进科技,引进人才。羊屠宰加工厂是合资企业,屠宰方式是伊斯兰教的,但加工设备从德国引进。另一个牛肉加工企业是与美国合资的。这两个企业去年一年上交财政收入600万。全县将坚定不移地走开放之路,预计2010年在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张兆田: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还是要遵循市场经济互惠互利原则,仅让单方面得到利益不能长久。要把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税收减免、低利率等)和地理优势(亚东县将恢复一个边境口岸),同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才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结合起来,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亚东县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上海水产集团无偿提供一套设备、培训三个技术人才,并投入一点启动资金,而作为投资一方,与亚东县共同获利。双方的优势都得到充分利用。
机遇、挑战和期望
鲍晓华:党中央在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国家也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这些都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家在具体的政策上对民族地区有倾斜,关键在落实。方针政策的落实程度与缩小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差距的速度紧密相联。希望各职能部门能进一步落实。
安永红:自治县工业上不来,县长就难当。自治县的发展关键在培植自身的财源。我们县农牧民收入高,但财政收入并不高,政府实力不强,在一些好的企业挖潜改造上很难注入资金。这对今后的发展是个挑战。国家是否每年能结合自治县具体情况安排一两个项目,使自身有造血功能。许多自治县客观环境很差,如何营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也是一个挑战,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改造方面仅靠民族地区自身投入远远不行,还需扶持。
闻志宽:江总书记最近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有中央的重视,民族地区发展大有希望。希望国家的一些职能部门在重视几个自治区的发展同时,不要忽略内地少数民族自治县,许多对民族自治区的优惠政策,内地自治县并未享受到。1993年财税制度改革后,自治县的财政遇到一些困难,国家是否能在税收上对民族自治县更优惠一点。
张兆田:在民族地区发展中,人的素质越来越成为挑战性因素。民族地区持续长久的发展,根本性问题是抓教育。国家虽然在人才支援上制定了优惠政策,但着重点应放在民族地区自身人才的培养上,这样人才更扎得住根。在发展教育上可按照西藏的办法,在其他地区办各类民族班,不仅仅是增加民族地区学生的学识,更重要的是更新了他们的观念,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在扶持发展上,希望能形成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长期稳定的对口扶持关系,这样国家也省了许多财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