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童心”不老——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所所长孙云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07
第10版(文化)
专栏:学者剪影

  “童心”不老
——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所所长孙云晓
孟扬
人们说,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生的春天。而步入不惑之年的孙云晓依旧拥有这份“春光”。在迈出校门后的20多年中,工作岗位在变换,但他事业的圆周始终围绕着“孩子”这个圆心。“我跟孩子有缘”,他笑言。
孙云晓把自己的工作经历概括成两个难忘的九年。1978年至1987年,在《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工作。记者生涯让他有机会和很多孩子交上了朋友。他探访过优秀少年、儿童画家的成长足迹,当过“知心姐姐”,解答过孩子的疑问,用心体味着童心世界的缤纷色彩。1987年调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至今又是一个九年。研究工作促使他从理论上对一些曾经困惑不解的现象进行再思考。尤其是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揭示了中日草原夏令营中暴露出来的国人教育观念上的某些误区,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共鸣。近两年,他还应邀在20多个城市为中小学教师和家长演讲300余场。演讲结束后,总有成群的家长围住他提出各种关心的问题。
让孩子们拥有瑰丽的“人生春天”,这是孙云晓的梦想与期待。他觉得,这梦想、这期待是对他童年生活的最好补偿。在他的记忆中,童年是灰色的。刚刚懂事,便经历了丧母的悲痛。读完小学3年级,又遇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狂热浪潮下,他一个孩子竟能做出在胸膛上掐出“忠”字的怪异举动,想来令人心痛。
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午后,在孙云晓那间被书籍占去了很大空间的书房里,我倾听着他对儿童教育的理解。“全中国的家长虽然没在一起开过会,但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对孩子说,只要你学习好,什么都不要你管!”孙云晓风趣的话语透着忧虑,“家长都想让孩子上大学,可每年能升入大学的人数只占同龄人的4%,应试教育的后果是让那些未能升入大学的孩子觉得自己是失败者,以灰溜溜的心情走上社会。”据统计,小学生每日的家务劳动时间,美国是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中国只有0.2小时。在我们的孩子中已经出现了不会劳动,不会交往,不关心别人,不会寻找快乐的现象。社会上还有一些人要钱不要下一代,用低级无聊的图书、游戏和劣质的玩具、食品对儿童的身体、情感造成伤害。作为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大量的成人信息塞入儿童的头脑,令他们目眩。应试教育、家庭的过度保护、儿童所受到的“现代伤害”,是压在孩子身上的“三座大山”。在孙云晓带有忧患意识的思索中沉积着他对儿童的殷殷关切之情。
近年来,他和同事组织了“北京老三届子女教育研讨会”,进行了“儿童与媒介”、“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的启示”、“儿童人格状况”等专项调查,探寻让孩子成材的道路,结论是宽松与平等是成材的保障,初中阶段和高中毕业以后是成材的两个重要时期。他所主编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倡导3—5个家庭合作进行“星星河·快乐家园”和“假日小队”活动。家庭与家庭联合起来,以大家庭的智慧和氛围,解决小家庭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困难。独生子女有了兄弟姐妹,在群体中克服了自我中心的毛病,学会了合作、谦让、克制、宽容。在给这种大家庭命名时,孙云晓想到,一个孩子是一颗星,明亮却寂寞;当星星聚在一起,便汇成了一条快乐的“星星河”。
孩子的世界因为大人的爱而更温馨,大人的世界因为孩子的可爱而更美好,儿童教育工作是令人陶醉的事业。在孙云晓看来,童心不会老,他在童心世界的耕耘不会停止,因为拥有“春天”是一种幸福。每次,当他戴上红领巾同孩子在一起,他都会笑得那么开心。(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