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为了历史的神圣与庄严——历史题材创作问题随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08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为了历史的神圣与庄严
——历史题材创作问题随感
林为进
提起历史,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钻木取火,用石头作为工具和武器跟虎狼熊豹搏斗,以兽皮作衣、茅草为屋,在山洪暴雨中挣扎,把荒野造为良田,为生存、为发展开创出人类最初文明的先祖。提起历史,我们会想到遍尝百草的神农,想到水稻、高粱、小麦、玉米……这些至今仍在养育着人类的农作物从无到有的实践,想到牛、羊、马、猪、狗、鸡、鸭被驯化为家畜家禽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与耐心。提起历史,我们会想到大禹治水的牺牲精神及“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豪情和勇气,想到伟大的“四大发明”,想到陈胜、吴广以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反抗压迫、追求公理与正义,不畏强权、前仆后继的豪迈与雄遒。提起历史,我们还会想到老子、庄子、孔子、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曹雪芹、王羲之、张衡、祖冲之等难以胜数的闪光名字,想到经、史、子、集一大批经典著述,想到“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壁画”那些令人叹绝的文化艺术遗产。
想到这一切,“历史”在我们的心目中无疑是既神圣又庄严,并会认识到历史决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环扣一环、充满生命活力、与现实紧密相联的存在。
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中国的历史在认知与审美方面都一直给我们极为丰富的营养,历史也一直是我们观照现实,认识人生,理解人生,省悟人生的重要凭借之一。
历史以她的神秘与深邃、博大和辽阔,吸引着一代代追求理想、期盼人性沿着健康方向发展的人们投身她的怀抱,展示她的姿容,探寻她的内蕴。而且,往往是愈到社会发展的重要关头,人们就愈是重视和关注历史。或许正是这一缘故,近年,各种形式和门类的历史题材的创作又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客观地说,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作品,但也出现了某种令人遗憾、担忧和愤怒的现象。
从今天的视角出发,就个别而言,不难发现历史中有昏庸、有肮脏,也有失望和缺陷;但就整体论,我们的历史无愧于灿烂与辉煌。正因如此,当我们看到某些冠以“历史”的电视剧、小说或所谓的“纪实文学”,以戏弄甚至猥亵的眼光、态度来叙述与评价历史时,就像听见有人跟德高望重的白发老人开庸俗下流的玩笑那样感到恶心和愤慨。
对于历史,无疑应该像对我们自己的父亲、母亲和祖父、祖母那样,可以批评她,可以责备她,但决不能侮辱和戏耍;对历史,不妨加以认真的反思,探讨为什么这个样子而不是另一种模样的原因与得失,但不要玷污。玷污历史,就是玷污自己及自己的祖先。
缺乏历史底蕴的民族固然无可奈何,而拥有辉煌灿烂的历史却不懂得尊重和珍惜,更是可怜复可悲!戏弄和嘲笑历史并不能表现戏弄和嘲笑者的高明,相反,倒是难以掩饰地见出自己的浅薄与庸俗。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更深入地探寻历史的厚重与丰富,不妨变换视角和调整视点。近年来比较优秀的历史题材创作中,就有不少作品表现出拓展创作视域的勇气与追求。严肃的创作,反映出创作者不仅对历史、社会和人生具有自己的思考与理解,而且是从尊重历史出发去表现真实历史的形状与内涵。真正尊重和热爱我们的历史,并对历史有相当深刻认识的创作者,不会、也肯定不敢亵渎历史。只有那些对历史一知半解、缺乏感情而又没有多少创作才华的人,才不得不既要借重、凭借历史的威望和影响为自己制造很有学问和思想的假象,必须打出历史或历史名人的招牌装点门面,又无法表现出历史的深邃和博大,而只能是极其轻浮地以一些花哨的玩意儿去糟蹋历史,糊弄读者和观众。
无疑,这是极不负责,也很不严肃的表现。既然对历史没有感情,更欠缺一点必要的深入研究,似乎大可不必不懂装懂,拿神圣而又庄严的历史作赚钱的招牌,表演玩世不恭的“潇洒”。历史属于我们的祖先,属于我们,同时也属于我们的后来者。如果说我们现在对那些胡编乱造、杂耍式的东西,因为知道那并非真正的历史,可以不屑一顾,那么,我们的后人由于不了解就有可能当作历史来认识和对待,那样,就有听任谬种流传之危险了。基于此,我们对亵渎历史的现象就不能视而不见。
为了历史的神圣与庄严,为了我们的后人不被编造的、胡吹海侃的所谓“历史”所愚弄,每一个具有责任感和历史感的人,都应该对不严肃的、亵渎历史的创作加以抵制、拒绝和谴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