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吴国迪——巧借科技展宏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10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中国青年科技创业“十杰”(二)

  吴国迪——巧借科技展宏图
莫非
清晨,旭日东升,在浙江省慈溪市,典雅明丽的中轻工业集团大厦沐浴在霞光之中。你也许不会想象到,正是这幢大厦内,每天都能收到许许多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乃至美国、加拿大等世界各地的传真、电讯。中轻集团总经理、高级经济师吴国迪就是在这里面对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运筹帷幄,开创着一条独具特色的中轻之路。
中轻工业集团所处的慈溪观城,是宁波的一块富裕之地,工业以轻工及加工业为主。小型企业星罗棋布,中轻集团的前身“慈溪轻工皮革塑料公司”是于1988年创立的一家集体小企业,当时的规模很小,只有八个人,5万元借用资金,以及一位年轻的领导人——吴国迪。虽然企业依托上海、宁波等经济开发区和浙江小商品基地的特殊地位,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吴国迪对此却并不满足,公司一开张,他就主张走一条工贸结合的发展之路。到1993年,企业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工业、贸易、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等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宁波中轻工业集团。目前,集团下属已有二十多家企业,分布于宁波、上海、北京、舟山、辽宁、河北、加拿大、美国、香港等地,是一个集产品经营、资产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几年来,中轻工业集团公司的迅速崛起,已奠定了在国内工业企业中的地位。
——亚洲规模最大的直缝焊石油钢管生产基地在“中轻”。
——国内最大、并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的双向拉伸新型包装材料BOPS生产基地就在“中轻”。
——世界最大、为吴国迪首创成功的真丝立绒毛毯生产基地也在“中轻”。
当吴国迪第一次提出企业再创新规模、新档次时,许许多多人都因来不及适应这种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速度而表示不可思议。90年代初,吴国迪提出到1995年,企业要达到10亿元总资产、10亿元产值、1亿元利润的宏伟目标。当时,上上下下都不敢相信,这么高的目标能实现得了吗?
人们也许很难将平常所见的文质彬彬、戴着一副金框眼镜、年龄只有35岁的吴国迪与敢于提出这样宏伟目标的人联系起来,然而正是在一种为国家昌盛、民族工业振兴的强烈责任感的驱使下,吴国迪和他的集团公司敢于朝这个目标奋进。
BOPS片材是目前世界上理想的一种无毒无公害环保材料,在国外已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在我国的食品、医药、服装、机电等产品的包装领域也已被逐渐应用,但当时国内还没有生产厂家。吴国迪敏锐地从这一新产品身上看到了重大意义,果断地投资1.5亿元。吴国迪认为,巨大的风险可能孕育着更多的成功因素。BOPS项目引进投产后,为中轻工业集团成为国内高档片材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产品除内销外,还远销至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90年代初,吴国迪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中。这样,企业的经营管理主题必将从产品的生产管理和商品的营销管理转变为资本经营管理,中轻集团的发展必须快速纳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这个主题。
1993年11月,中轻投资500万加币,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市合资办起了“加拿大中轻发展有限公司”。在拉起了联结国际大市场的纽带后,积极与世界银行成员——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比利时通用银行等大银行、大财团进行交流合作,融入西方国家的资金来投资开发中轻的项目以及加强中轻的国有企业。
思路决定出路。这些年来,许多国有企业面对洋货外资冲击,陷于困境。而吴国迪则认为,许许多多国有企业有许多潜在的优势没有被发挥出来,这需要靠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去触发、去激活。一旦这些优势显示出来,将会发挥难以估量的作用。
现在,这个已经进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总资产已达30亿元、利润1·2亿元的中轻集团,看准市场,抓住机遇,选好项目,科技领先,巧妙运作,运用资本优化配置的流动、兼并、重组、参股、控股等各种途径进行有效运营,正在把国有企业的潜在能量发挥出来。(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