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城市“混浊岛”效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10
第8版(文摘)
专栏:

  城市“混浊岛”效应
今年梅雨季节,上海市7月5日这天,市区最大降水量超过160毫米,而一些郊县如奉贤、金山却只下十几毫米。
无独有偶,宁波今年梅季的降水量也呈现市区高于四周县(市)、区的情况。
气象专家解释说:一个地方的降水量的多少,首先取决于大气环流,但雨带的位置还不能解释一切,城市本身的环境状况对降水也有重大影响。
上海中心气象台的姚志展认为,“热岛”效应、“混浊岛”效应和地面状况,都会对城市雨量大小产生显著影响。
什么是“混浊岛”效应?它是指城市市区由于厂矿企业集中、机动车辆众多、人口密集,致使排出的污染气体和空气中的尘埃等混浊程度都大大高于周边地区,形成“混浊岛”;而尘埃等混浊物恰恰是云层中的水汽变成降雨所最需要的“凝结核”,于是产生了这样的效应:城市上空的凝结核越多,水汽就越容易在此凝结造成降水,增加了雨量。(8月3日《解放日报》余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