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邓春燕——征服火魔的女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12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邓春燕——征服火魔的女性
黄道强
女性担任消防队长的,全国罕见,而湖北就她一个。她叫邓春燕,沙市消防大队队长。别看她只有36岁,可与火魔打交道已整整16年了。
1980年,邓春燕从湖北警校毕业,被分配到沙市消防大队,当上一名现场勘察员。提及第一次为焦尸拍照,她至今仍心有余悸。那次长江沙市热电厂发生特大火灾,当场烧死8人,烧伤7人。邓春燕赶去时天已黑了。在惨不忍睹的现场,她十分紧张,赶紧按动快门,拍完照便逃也似地离去。待胶片冲出来后一瞧:坏了,上面一片朦胧。她这才想起,根本就没调焦距。她只得返回现场重拍。后来,那一组照片为火灾的定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实践给了邓春燕勇气和胆略,她成长起来了。
1994年10月的一天,一辆满载8吨液化气的槽车行至沙市锣场乡时,不慎滚进路旁水沟里,液化气开始泄漏。接到报警,邓春燕火速赶赴现场,指挥起吊。由于角度不适,一辆20吨的吊车怎么也吊不起那辆四轮朝天的槽车。这时,泄漏越来越严重,如果遇火,后果不堪设想。邓春燕戴上一双白手套,毅然决然地一挥手:“用两部吊车一齐吊。大家注意看我的手势。”
槽车终于被吊了起来。“哗”的一声,气体在槽罐内晃荡起来,引得吊在半空的槽车跟着摇摆起来,眼看就要撞在吊车上。邓春燕一声令下:“稳住它!”200多人一拥而上,用双手和身体止住了槽车的晃动。槽车平稳落地了,邓春燕立即和武警战士一道,硬是将那辆槽车推到5公里外的液化气站进行了排气处理。危险终于排除了,邓春燕一阵眩晕……
与火险打交道的邓春燕,在思考着怎样消除火灾隐患。
去年冬季,中山横街发生一起因电线老化而引起的火灾。火灾处理完毕,邓春燕失眠了。几天后,一份更换老城区10万米电线的报告送到有关部门。她的意见被采纳,并被列为沙市1995年为老百姓所办的十大实事之一。
听说老城区要换旧电线,一个推销员带着样品找上门来。
邓春燕仔细地看了样品,果断地说:“不行,你们的电线达不到质量标准。换上它,就等于埋下了祸根。”那推销员仍不死心,走时把一个红包留在她的沙发上。“你看错人了!”邓春燕狠狠地将那红包扔出门外。
沙市石油化工厂要上一套油加工设备。在论证安全防火措施时,工程师提出用卤代烷灭火系统与之配套。这套设备好是好,但需要10多万元资金,厂方一时拿不出来。
“我们能否改用蒸汽灭火呢?我查阅了国外许多化工企业的资料,觉得这个方案既合理又省钱。”坐在会场角落的邓春燕不慌不忙地陈述着自己的见解。
“嗯,这个主意好!”省城来的专家频频点头,采纳了她的建议。
1995年8月14日上午11时,邓春燕正在接受记者采访。蓦地,警铃骤响:黄家塘183号2门5楼住户孙勇因家庭矛盾,企图引爆液化气罐。
5分钟后,邓春燕提着灭火器赶到现场。刚上5楼,一股难闻的液化气味便扑鼻而来。孙家窗户紧闭,只有大门虚掩着,客厅过道上设有障碍物。邓春燕和赶来的几个干警一起推开门,孙勇立即将一瓶酒精淋在自己身上:“反正我不想活了,不怕死的,你们就过来。”说着,不停晃动手中的打火机。
“我们怕死也就不会来了。可你还年轻,只有22岁呀!”邓春燕耐心地说着,悄悄向前移动了一步。
“你别过来啊!”孙勇将液化气罐阀门拧得更大,“嗞嗞”作响的排气声令人感到窒息,爆炸随时可能发生。双方对峙着,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突然,孙勇狂叫一声:“我和你们拚了!”说罢,点燃打火机,屋子里顿时化成一片火海。说时迟,那时快,邓春燕在干警扑向孙勇的同时,拧开灭火器,死死压住了火头。
火魔被降伏了,疏散的居民陆续回到大楼,他们紧紧抓住邓春燕的手说:是你们为我们保住了家啊!
在湘西的大山深处,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夫妻站”。海军某部专业军士严刚、妻子孙茂娟一年多来克服了生活和工作中的诸多困难,承担着45公里通讯线路的维修与保养任务,每天风雨无阻,坚持外出查线,确保了通讯线路的畅通。下期《中华儿女》将以新的形式推出第34篇《严刚、孙茂娟——大山深处写青春》。
——编者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