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莫让农民夜校成为“雷阵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12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读者论坛

  莫让农民夜校成为“雷阵雨”
江西安远县黄伟旗
办好农民文化技术夜校,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然而,一些地方的农民夜校却有名无实,“空壳”比较多。当上级部门强调落实时,夜校紧锣密鼓热闹一阵,没多少日子,就人去室空,农民戏称这是“雷阵雨”。
农村有许多中年劳力,由于历史原因,没有读多少书,文化水平低,迫切需要多学点东西,提高生产技能。因此,农民夜校不该时常“断炊”,而应成为对农民进行教育的一块永久阵地。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要搞好农业,必须走“科技兴农”的道路。所以,要把办好农民夜校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常抓不懈。
要把农民夜校办好,一要有真抓实干精神。乡镇最好要有主要领导同志负责,村委会也要指定专门责任人,因地制宜制订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制度;二要搞跨部门的“联合办学”,在不影响部门工作的情况下,协调利用好乡镇文化站、教育办、农技站、计生站、卫生所的师资力量;三要有一定的投入。农民夜校是一项投资小、回报率高的事业,县、乡政府要拿出一定的办校经费。
安远县的农民夜校工作按照上述三条要求办,几年来取得相当大的成绩。目前,农民夜校教学点已遍及全县243个行政村,农村人口脱盲率、巩固率提高了。如今,“老表”们对政策接受快,增长了农技知识,科学种田积极性提高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