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紧握世纪之门的钥匙——第八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13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紧握世纪之门的钥匙
——第八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侧记
本报记者贾西平
曾作为第四十三届世乒赛比赛场馆的天津市体育中心A馆,几天来热闹非凡,参观的人川流不息。正在度暑假的中小学生更显得兴致勃勃。大家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一睹经过全国选拔入选的青少年才俊们的杰作,因为从他们身上,人们可以看到21世纪的曙光。
第八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展览会8日至12日在这里举行。
10日一早,记者随着参观队伍步入体育馆。明亮的灯光下,那607幅科学幻想画把整个展厅装点成了彩色的海洋。据说,这些作品是从全国30个省、市、区和解放军总政系统的1586幅推荐作品中评选出来的。星际旅行、开发太空的科幻作品占很大比重。这反映了在小选手心目中,未来的21世纪是科技竞争极为激烈的世纪,也是科技致胜的世纪。此外,也有一批极具童趣的作品,比如浙江六年级学生蔡静画的科幻画“我爱彩色棉花”。她解释说:“希望今后能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彩色的棉花,这样人们的衣服就不必印染了。”
走出画廊,就进了“小发明家”们的地盘。这里展示了142件发明作品。别看他们人小,创作力却常常让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们惊叹。河南省平顶山市12岁的小选手魏磊发明的残疾人两用方便拐杖,既可作拐杖,又可作板凳,为残疾朋友带来了方便。在家做过饭的人都有体会,有时蒸碗大了盖不上锅盖,总政选手发明的组合式方便蒸屉,由数个可拆装同心圆盘组成,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果有人以为,小学生的发明都是些小玩艺儿,那就错了。1996年3月25日,云南省东川市一中学生对百武彗星的观测活动,就以其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赢得了专家们的赞誉。据指导老师舒恬介绍,他们利用自己改装的简易天文望远镜,成功地拍摄了百武彗星距地球最近时的一组照片,更为可贵的是,由于天气原因,这组照片成为当时我国大陆地区唯一所能拍到的科学资料。
本次活动,还有145篇优秀科学论文参加讨论。天津中学生关于海河污染治理对沿岸经济的影响,四川11岁的李默函对金佛山生态环境的考察,都体现出我们祖国的下一代以国家兴盛为己任的远大志向和脚踏实地的求实作风。
观看孩子们极富创造性的作品,使人振奋,使人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想到此,记者脑际浮现出本届比赛活动开幕时的一个镜头:两名英姿勃勃的青少年代表,从主席台上中国科协、国家教委等负责人手中接过象征打开21世纪之门的金钥匙,启开了展区前的“科技之门”,霎时,整个展区灯火通明……这灯光预示着新世纪的曙光。
青少年朋友们,请紧握科技这把世纪之门的钥匙吧!
(附图片)
上图为云南选手向参观者介绍他们观测百武彗星的经过。本报记者
贾西平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