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新时期道德建设应当遵循的若干原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13
第9版(理论)
专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建设

  新时期道德建设应当遵循的若干原则
于幼军
当代中国正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伴随着这一历史性变革,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已经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变化的主流,是社会道德的历史性进步,主要表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自立、自主、自尊、自强、创新、进取,以及平等竞争、讲求效率等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逐步形成,等级特权、平均主义、封闭保守等传统观念逐渐被破除。然而,道德建设的现状也有一些不如人意和令人忧虑的问题,例如,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消极的思想道德观念滋长蔓延,在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婚姻家庭道德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出现道德“失范”的状况。社会道德生活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如不能有效遏制,将会危及整个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项至关重要并十分紧迫的任务。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长时间的努力。在此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既要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要切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现实状况和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方向是实现共产主义。构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与道德规范体系,必须与此相适应,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实现这一原则,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坚持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精神;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祖国多作贡献的道德思想。这是因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以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基本含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是与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相统一的;以建立一个社会公正公平、人民富裕文明、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社会为目标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相一致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经济关系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因此,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还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和制定符合现阶段人们的思想特点和水平、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操作性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据此要求和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比如,我们既要提倡、弘扬大公无私精神,但又要承认人们通过正当途径和合法手段来追求自己物质利益的合理性,以遵守法律,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基准去评价人们的行为。切忌脱离实际,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向全社会成员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使道德理论流于空谈,道德规范脱离实际,导致道德教育苍白无力和社会道德规范虚化。
总之,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和发展方向,又要适应现阶段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体现出主导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对社会全体成员提出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
既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又要遵循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触动和冲击了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社会心态等等,使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思想道德建设只有反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认真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思想道德一方面必须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又有自身演变发展的特殊规律。思想道德必须反映并服务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但它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和服务通常是能动的、积极的,在引导人们确立理想和追求目标方面,具有前瞻性和规范性。这种引导和规范作用,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细致的宣传教育,才能深入人心,化为人们的心理趋向和思维定势,从而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作用。这就决定了思想道德建设必须遵循意识形态工作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在道德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上述两个方面的统一。首先,要正确认识道德建设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主要是通过倡导新的思想道德观念,制定新的道德规范,建立新的道德秩序,去规范、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而不能片面理解为可以由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去调节人们的一切行为,可以完全用市场规则作为评价人们行为的道德标准。其次,要从伦理道德上确认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并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进行引导和改造。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包括自主、独立、平等、公平互利、等价交换、优胜劣汰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仍有其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对帮助人们形成与现代文明社会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新的思想道德观念大有裨益。然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除了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外,还有自己的特性。所以对一般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则和要求,还应当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对之进行引导、改造,从伦理道德上确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活动中合理利己、正当求利、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等内在要求的合理性,建立起既体现市场经济规则又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经济伦理观。同时,要深刻认识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危害性,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要求,制定出具有广泛适用性和较强操作性的道德规范,以此约束和引导人们的行为,发挥道德监督和调控作用。
此外,道德理论和规范在社会上的形成和确立,离不开教育和灌输,离不开社会舆论的导向和监督;甚至要用法律、制度和政策来规约和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人们自主意识的觉醒和增强,以及价值选择的多元性,大众接受心理呈现出强调自主、自愿的倾向。道德教育要注意适应这一特点,以立为本,虚功实做,善于通过人民群众愿意接受和喜闻乐见的各种途径、方式和方法,因势利导,努力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心理环境,以求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要对传统道德进行批判、改造、创新,使之体现时代精神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传统思想文化和道德中,不乏我们今天仍应继承的有价值的精神文化成果和需要弘扬的民族传统美德。同时,由于思想道德观念具有继承性、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所以,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作为重要资源,努力发掘、整理并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中在新时期仍然具有价值和生命力的内容。比如:传统道德中以民为本的思想,注重群体利益的思想,义利统一、见利思义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以及舍生取义、上下求索、自强不息的精神,敬业乐业、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热爱祖国、共御外侮等品德,重视个人修养和操守的传统,等等,都可以批判继承,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所用。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几千年来在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基础上所形成的传统道德,总体上已经与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决不能不加批判地把在封建社会里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简单地搬用到现实生活中来。须知现代化、现代文明与小生产、封建主义是格格不入的,科学社会主义更是与封建主义水火不相容的。新时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我们仍然要继续高扬反封建的旗帜,批判和抛弃封建主义的道德原则,破除封建道德观念,肃清其影响。
我们要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时代的要求,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准则、规范进行改造,剔除其中的封建主义糟粕,赋予新的内涵,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社会主义新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改造是在新的经济、思想道德文化基础上的一种再创造。因为具体的道德观念、准则、规范,总是具有特定道德体系所赋予的特定含义。如果对传统道德不着力进行一番科学扬弃和改造创新的工作,而只是囫囵吞枣,简单搬用,以为搬出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就能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则有可能使封建主义的东西死灰复燃。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既要学习吸取各国各民族优秀思想道德成果,又要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渗透和侵蚀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最合理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道德当然也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道德形态。而凡是真正走在人类文明发展前列的思想道德,都必然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基础上成长起来,集中和代表了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成果。因此,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健康的心智和博大的胸怀,吸纳各国各民族社会道德观念和规范中的优秀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和规范服务。
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抓好分析、鉴别和改造、整合这两个环节。各国各民族的社会道德观念、规范,都是通过社会所提倡和大众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言行举止来表现的,往往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因此,我们对外来的思想、文化必须做好分析、鉴别工作。对符合或经过改造以后适合集体主义原则和“五爱”精神的观念、规范,应予以肯定或提倡,反之就要进行批判、抵制。同时,由于各国有不同的国情,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惯,因而不能简单照搬别国别民族的东西。就是别的国家和民族文化中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道德成果,也还必须进行改造和整合,使之与我国基本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这种改造也是一种再创造,一种民族化的过程。只有抓好分析、鉴别和改造、整合这两个环节,才能真正吸取各国各民族在社会道德进步过程中所取得的一切优秀成果,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德。
吸取各国各民族优秀思想道德成果与抵制外来文化中消极腐朽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渗透和侵蚀,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西方社会腐朽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步蔓延开来,已经严重地腐蚀了一部分人的心灵,“金钱第一”、“享乐至上”等,被一些人奉为生活准则并导致诸多社会丑恶现象。因此,我们在道德教育和建设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对西方腐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行批判,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其对社会肌体的侵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