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一段难忘的日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14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绿丹兰杯征文

  一段难忘的日子
康先海徐经谟
1935年5月下旬,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境内,准备北上与四方面军会师。四方面军总部除派李先念率领一支部队策应一方面军的行动,迎接他们前来会师外,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徐向前还派我带领一个通讯班到懋功(今小金县)给毛泽东同志送一封重要的信。
我带领通讯班翻山涉水,行至夹金山下的宝兴县境内就碰上了一方面军的先头部队,顺利地将信函送到了毛泽东同志手里。毛泽东同志叫我们暂时与一方面军同行,向懋功进发。我们在行军中,发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和战士们一样步行。经打听,才知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越过了千山万水,击溃了敌人多次围追堵截,一路缺粮少吃,常以野菜树根充饥,后来竟艰苦到领袖们把自己乘坐的马也奉献出来,杀给战士们吃了。经周围的同志商议,决定用担架代马,抬领导同志翻山越岭。毛泽东不同意,一定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一道步行。后来部队党支部作出正式决议,他才服从了,可是又要求步行一小时,坐担架一小时。党支部接受了他的要求,布置警卫员执行“监督”任务。我也被指定为临时“监督员”。毛泽东总是到时间不上担架,不到时间就要下担架。警卫员不得不常常叫他“自觉点儿”。我与一方面军的同志不熟悉,有些胆怯,还不敢大胆执行“监督”任务。但是有一次我见毛泽东到时间未上担架,怕他累坏身体,忍不住也鼓起勇气说:“毛政委,时间到了,快上担架!”他笑嘻嘻对我说:“咿,这位小同志,你是客人,怎也对我不客气呢!”我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心突突乱跳,终于又跳出了一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现在我不是客人,是你的监督员,要对你执行监督任务!”毛泽东又笑着说:“看不出你这位小同志还挺负责呵!”毛泽东终于上了担架,我乱跳的心才安定了,脸上也露出了微笑。
毛泽东同志不管步行或坐担架,都在崎岖的山路上留下了不少的幽默、风趣和乐观的爽朗笑声。他要大家唱自己家乡的歌。我们来自山南海北,四面八方,都操着不同的乡音。有的唱得怪声怪气,有的唱得离腔跑调,有的唱得摇头晃脑,有的唱得上气不接下气,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忘却了脚下的坡陡路滑。他还边走边叫大家猜谜语。我记得他打了两个谜语。其中一个谜语内容是“慢慢走”,打一人名。大家都猜不着,他便指定要我猜。我想他之所以要我猜,谜底可能在我们四方面军的同志身上。我灵机一动,脑中出现了徐总的名字,即刻大声说:“徐向前!”毛泽东幽默地说:“小同志还有良心,没有忘记你们的领导!”山顶的悬崖边,又爆发出一阵笑声。一阵阵乡音浓厚的民歌声,一阵阵令人乐弯腰的笑语声,给部队带来了轻松、欢愉、乐趣、温暖和力量,行军的艰苦早已飞到九霄云外。
我们随一方面军于6月12日抵达懋功,这时李先念率领迎接一方面军的先头部队也到了懋功。我有幸见到了两军胜利会师的欢腾景象:两支兄弟部队的指战员紧紧握手,热烈拥抱,大声欢呼,尽情跳跃,大家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四方面军的指战员,忙着为一方面军的同志们安排住房,送粮食,送药品,送衣物,并帮助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布置环境,到处充满了欢乐。
两军会师后的第二天,我便带领通讯班告别了一方面军,带着毛泽东向徐总的问候和我们完成送信任务的愉快心情启程返回了四方面军总部。
(整理者单位:四川联合大学中文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