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2阅读
  • 0回复

伴着我国首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第一声轰鸣:中国铁路运输进入“巨龙”时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14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伴着我国首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第一声轰鸣:
中国铁路运输进入“巨龙”时代
谭高华
自从1958年以毛泽东的故乡命名的电力机车——韶山1号研制成功后,我国的电力机车事业蓬勃发展,许多人对电力机车已不再陌生。然而,一般人或许还不清楚,在电力传动的机车族中,还有直流传动电力机车和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之分。
在世界发达国家,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发展已有近20年的历史。自1979年德国第一台电力机车问世后,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就倍受注目。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是以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采用先进的交流传动方式的现代铁路牵引动力。与传统的直流传动电力机车相比,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尽管供电来源也是电网中的三相交流电,然而,它不像直流电力机车那样将电网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后就匆匆地供给直流电机使用,而是变成直流电后,又通过逆变器变成交流电,再供给交流电机使用。欧洲20多年的运行实践表明,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具有传统直流电力机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卓越的牵引性能、显著的节能效果、高可靠性、低维修率、小干扰性等等,使之一经问世,就受到普遍欢迎。可以断言,发展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已成为当今及未来21世纪世界铁路现代化牵引动力的主流。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是伴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大功率变流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60年代脉宽调制逆变器和70年代脉冲整流器的发明,以及80年代GTO变流器的诞生,都为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和前提。而当代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又为交流传动机车的发展锦上添花。客运列车的速度越来越高,从时速200公里跃上了300—400公里,最高纪录已达到515.3公里;货运列车的吨位也愈来愈多,从5000—6000吨到拉上万吨仍然能保持较高的运行速度。完全可以这么说,由于交流传动技术在铁路牵引动力领域的广泛运用,世界铁路已真正进入了一个“追风”和“巨龙”的新时代。
在这场世界性的高技术角逐中,中国铁路科技界并没有袖手旁观。早在70年代,他们就开始了交流传动地面系统的研究工作。当德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出现在欧洲铁路线上的时候,中国铁路有识之士就敏锐地预见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发展前景。也正是从那时起,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铁道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就开始了技术跟踪和研究开发。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92年成功地研制出1000千瓦的三相交流传动地面试验系统。有了这一奠基性的技术成果,研制中国第一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就提到议事日程。在铁道部的主持下,经过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株洲电力机车厂等单位“八五”期间的奋力攻关,近日,中国第一台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终于以功率为4000千瓦的崭新姿态,接受了人们的检阅,成为铁路运输新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相比,中国首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当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毕竟是属于自己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