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重视农民厚待土地讲求效益双城富民强市抓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22
第1版(要闻)
专栏: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重视农民厚待土地讲求效益
双城富民强市抓农业
编者按:从今天开始,本报将在《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栏题下发表一批报道。这组报道从不同角度,反映各地的一些做法,说明无论是农业大省,还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只要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首位,抓紧抓好,就能促进当地社会的全面进步。
各地的做法还告诉我们,抓好农村工作,也有一个如何因地制宜“弹钢琴”的问题,只有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各类矛盾,才能保持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本报哈尔滨8月21日电记者董伟报道:还没到秋收时节,黑龙江双城市久援村69岁的关树联老汉已经在家点上了票子,那是圈里七头奶牛带来的收入。种了30亩地的关老汉,粮食从奶牛肚子一过,一年下来要比以往多收2.75万元。市委书记李军说:“富民强市是我们始终把农业放在第一位的最大收获。”
双城市是排在全国前五名的产粮大县,去年产粮14.1亿公斤。从农业落后县跃入全国产粮大县,双城市是动了很多脑筋的。市委认为,把农业放在首位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因为这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千方百计通过政策和市场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并通过各种培训努力培养现代农民。在每年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除专题研究农村改革和发展外,很大精力放在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上。去年,市里在十个方面停、缓、免收费,一次就减轻农民负担4000万元,使农民负担始终控制在上年人均收入的4%左右。市里还多方面筹措资金,建立粮食和牲畜流通市场,同时大上加工企业,扩大本地市场。这样,使粮多畜多的农民免除了憋粮憋畜之苦,激发了种粮和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从1987年到今年,仅粮食产量就增加6.5亿公斤。连续的高产同高素质的农民是分不开的。从1992年到现在,双城市通过“绿色证书”等形式已累计培训42万人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面已达90%以上。
把农业放在首位,厚待土地也是题中之义。在双城,每年一到秋天,会看到上万台农机在田间深翻土地,使传统的“春潮”改为“秋闹”。为了继续加大深松土地的力度,市里今年又投资1000万元,买回了100台大型拖拉机。土地为双城作出贡献,双城回报给土地更大的投入。1983年,双城农业投入资金仅为3400万元,今年则达到3亿元。双城还是全国保护土地先进县,耕地从1970年到现在始终维持在284万亩左右,20多年没减少,另外,通过开发30万亩中低产田,新增粮食7500万公斤。
农民和土地固然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因素,如何使之效益最大化,则是双城市委在把农业放在首位时经常考虑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双城市委循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轨迹,先是提出粮、牧兼营型农业的设想,通过粮食过腹增值;1990年提出“粮、牧、企协调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初步思路;1995年则明确提出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根据本地实际,靠“六龙”腾飞推动双城市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现在,粮、牛、鸡、兔、猪、果菜六条龙中,仅奶牛一项,中瑞合资的雀巢乳制品有限公司的日加工鲜奶能力达530万吨,农民饲养的9.2万头奶牛日卖奶资就达100万元,市财政今年可得收入5000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3。
双城的事实生动地说明,农业也能富民强市,关键要有高视角和新思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