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如何应对教工队伍新老更替北师大不拘一格用人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25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如何应对教工队伍新老更替
北师大不拘一格用人才
本报讯记者董洪亮报道:高校中五六十年代毕业的教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大部分将逐步退出工作一线。如何应对世纪之交教职工队伍新老更替的挑战?北京师范大学在培养跨世纪人才中,既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学术骨干队伍,又重视建设一流的管理骨干队伍。
连续几年,北京师范大学每年退休教职工1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四五十名,明、后两年达到退休高峰。博士生导师今年也开始退休。为避免新旧教师更替时的“青黄不接”现象,让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北京师大1986年就开始破格晋升优秀中青年教师任教授、副教授。最近两年工作更加规范,学校设立6个破格晋升教授学科评议组,包括文史、生地化、数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外语翻译。为保证学术水平,学校连续两年在图书馆公开展览申请破格晋升高级职称者的学术成果;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需参加学科评议组的公开答辩,评议组由本学科及临近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共破格晋升80多人为正副高级职称,其中有教授50名。今年年初,又设立了跨世纪优秀年轻学术带头人基金,资助年轻人开展教科研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注意及时补充教师队伍,连续四年从校外引进人才、选留本校毕业生每年达100多人,其中约3/4是硕士,1/3是博士、博士后。学校给他们创造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帮助解决配偶工作安排、调动以及孩子入托等问题。90年代初,北师大就规定校长从每次分房的指标中拿出一部分特批给年轻的学术骨干和管理骨干。
北师大党委书记袁贵仁教授说,学校为完成学术与管理骨干新老交替的阶段任务,正在积极选拔和培养100名左右的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100名中青年校系(所)管理骨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