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为了残疾同胞——记烟台永康残疾人大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25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为了残疾同胞
——记烟台永康残疾人大学
新华社记者盖玉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姜文明
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6000万残疾人,他们有一个比正常人更强烈的愿望——上大学,成为人才。于是,烟台永康残疾人大学应运而生。
在永康“残大”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失明的学生一边全神贯注地听课,一边不停地用盲文作着记录,一堂课下来,就是厚厚的一本子;双手残疾的学生用僵曲的手腕夹着笔,艰难地画着、描着;哑生在打着手语,认真回答教师的提问;弱视学生把眼睛紧贴书本,手持放大镜,一字一句阅读课文……
这个我国第一所专以残疾人为招生对象的大学,是由个人创办起来的。
这个人就是任志新,39岁,现任烟台永康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残疾人大学校长。
任志新生于山东莱阳的一个山村里。1982年,他来到广东省江门市,仅用两年时间,办起了一个拥有3000人的运动服制衣厂,取名为“雅旺”,很快成为江门服装行业一颗耀眼的新星。
一天,一位朋友找到他,放声大哭。原来,他儿子连续两年高考,成绩都远远超出分数线,只因有残疾,哪个大学也不收。这件事像锥子一般扎在任志新心上,使他一连几天寝食不安。他发誓要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些苦命的孩子深造。
他一下子投入800万元,建教室,购教材,请教师;他奔波往返于济南、北京,四处呼吁、解释、恳求、报告……
1995年9月5日,经山东省教委批准、国家教委备案,烟台永康残疾人大学正式成立了。消息一传出,仅十多天,就有1000多人报名,首批录取80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对这所新生的大学格外关注,亲笔题写了校名,并担任名誉校长。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社会都应该关心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要把残疾人高等教育纳入全国高等教育的规划和管理中,全社会要出力、出钱,支持办学。”
目前,“残大”已开设中医、美术、财会、法律、计算机等专业,来自海内外的200多名学生在这里接受高等教育。学校特聘了专家、教授、客座教授为学生授课,现有专职、兼职教师32人,其中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11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