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中韩合作前景广阔——访韩国三星集团中国总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24
第3版(国际)
专栏:专访

  中韩合作前景广阔
——访韩国三星集团中国总部
本报记者归通昌
在一间窗明几净、简朴整洁的办公室里,韩国三星集团中国总部总代表郑溶先生向记者畅谈三星集团几年来在中国投资设厂取得的丰硕成果。
他喜形于色地说,自1992年以来,三星集团在中国投资发展很快,迄今已建立了16家工厂,到位资金超过10亿美元,共有雇员1.3万人。
在广东,有东莞三星电机有限公司,生产音响零部件;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激光唱机和组合音响,年产60万台;深圳有两家显像管厂,年产显像管600万支。在天津,三星集团投资兴建了录像机厂、彩色电视机厂、照相机厂、毛纺织厂、一家生产录像机、彩电零部件的工厂,一家正在兴建的西服厂和两家已得到批准的生产显像管和显示器的工厂以及天津康宁有限公司。在山东,有三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电话交换机和传真机。在苏州,有一家半导体厂和一家生产电冰箱、微波炉和洗衣机的工厂。三星集团还和新加坡一起,投资兴建苏州工业园区。去年4月,三星生命保险公司在北京开设办事处,积极跻身中国保险业。另外,三星集团还计划在宁波筹建造船厂。最近还有一家刚被批准的投资有限公司,共投资300万美元。
谈到三星集团在中国的投资领域时,郑溶先生说,目前,三星集团在中国的投资基本上是以电子业为中心,此外还有化工、造船和流通领域。在金融、信用卡和保险方面同中国也有合作关系。在投资地区方面,目前三星集团主要是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投资。今后将响应中国政府的号召,去四川等中国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
郑溶先生还就三星集团今后在中国的发展计划勾勒了一幅蓝图。他说,三星公司的计划是,凡在韩国生产的产品,在中国都能生产。从零部件生产到组装都在中国进行,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要利用中国的资源、人才和技术,开发和生产产品。产品既有内销,也有出口。在企业的经营、生产和管理方面逐步实现当地化。
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加紧对人才的培养。为此,三星公司已对中国的一些科研院所进行投资,为中国的10所大学的优秀生提供奖学金,以便加速培养人才,为将来实现以当地人为中心引导企业生产创造条件。三星集团的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世界性的、当地化的最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话题转到投资的利弊问题。郑溶先生说,目前三星集团在中国、日本、新加坡、欧洲和美洲都设有代表处,但从这些地区的情况看,美洲不适宜设立制造企业。东南亚和欧洲地域辽阔,日本虽然技术力量比较强大,但在这些地区制造和销售产品都有困难。比较起来,在中国投资设厂有很多有利条件。中国有强大的技术力量,还有巨大的市场。从历史上看,中韩两国交流源远流长,韩国至今还使用汉字。两国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基本相同。韩国3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也可供中国参考。韩国的资金和技术与中国的丰富资源和人才结合起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韩发展经贸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