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永不褪色——退伍军人任贵兴素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24
第7版(文化广角)
专栏:

  永不褪色
——退伍军人任贵兴素描
陈廷芝乐思强
屈指算来,退伍军人任贵兴已步入不惑之年。不过,人们称他“不惑行长”,主要是因他的一贯作风使然。自从担任河南延津建行行长几年来,面对金钱,他清醒而不迷惑;面对人情,他刚正而不迷惑;面对工作,他执著而不迷惑……
一次,一家企业的头头儿揣着1万元现金来找任贵兴。
“任行长,您看俺厂也不景气,我们想往外走点棉花,求您给贷点款吧!”
“不行,国家有政策,除县社系统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收购。这款不能贷!”任贵兴态度很明确。
“我也是没法子呀,全厂百十号人没饭吃,我这个厂长咋当呀,就请您照顾这一回吧!”说着,来人把钱放在桌上。
“你就是搬座金山,我也不会答应,还是回去干点正事吧。”此时,任贵兴已是一脸的不高兴。
“任行长,建行恁多钱,哪差我们这一点,少贷点也行,我们全厂职工都忘不了您啊!”
“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不符合政策,一分也不能贷,我们不能去犯错误嘛!”任贵兴耐心地说。
见没有一点希望,那厂长抄起钱,怏怏地走了。
这样的事对任贵兴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了。难怪有人说:“什么不惑行长,简直是个不开窍的傻瓜!”
任贵兴最不开“窍”的,还是面对自己亲人的时候。
有一天,他的伯父来找他。
“贵兴啊,你看我退休在家没事干,想利用我这技术办个小厂,你看咋样?”
任贵兴一听就知道话里有“埋伏”。
“好啊,既能多赚点钱,又对国家有贡献,我看这事儿中。”
“可就是差5万块钱,想让你给我贷点款。”
果然“露底”了。
“有担保单位吗?”任贵兴问。
“要啥担保单位,有你担保比谁都牢靠!”
“伯父,这你就不懂了,国家有规定,没担保单位不能贷款——我这里还有点钱,您先拿去用吧,回头咱们再借借看。”
话说到这份儿上,老头儿摇摇头,走了。
这些年来,脱下军装的任贵兴始终保持着战士的品格,忠实地在金融战线上执勤站岗,让党和人民放心。
其实,在延津建行,忠于职守的何止任贵兴一人?作为一行之长,他认为,培养人、造就人、提高员工素质,是立行之本。他决心带出一支过硬的队伍。从1990年开始,他们就以“文明单位”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天天和钞票打交道,面对金钱的诱惑,确有一些人动心了,“下水”了,成了泥沙。但是,作为社会主义金融战线上的士兵,理当超越“常情”,追求崇高,天天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这当然需要“练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素质,同时也要严密制度,设置防线。如此双管齐下,是完全可以保持洁操,永不褪色的。
为此,任贵兴在全行提出:倡导“一种精神”;叫响“一个口号”;实现“一个目标”。这种精神就是团结务实、敬业奉献;这个口号就是“做文明行员,创一流业绩”;这个目标就是“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经过几年的努力,员工素质普遍提高,规章制度日趋完善。辛勤的汗水,终于浇灌出文明之花——延津建行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马克思说过:“对于银行来说,最重要的始终是存款。”任贵兴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连年来专业银行竞争激烈,储蓄大战烽烟四起,如何争取更多的储户?他认为,首先应在服务上下功夫。文明待人,服务至上,是最佳竞争手段。
有一次,一名妇女提着一包零钱破钱来到建行北关所,恰好被来这里检查工作的任贵兴碰见。
那妇女问:“你们这换碎钱吗?”
“换!”任贵兴明确地回答。
“这太好啦!”原来,这位乡下妇女在家里开了个商店,零钱攒了一大堆,趁这次到县里赶集,顺便兑换一下。谁知跑了几个储蓄所都嫌麻烦,不给兑换。没想到这个储蓄所竟如此爽快。
她高兴地拉开提包,“哗啦”一声倒出一堆零钱破钞。
任贵兴同两个储蓄员整整忙活了两个小时。当把兑换好的733.35元现金交到她的手上时,那妇女竟不知说什么好。没过几天,她再次出现在北关储蓄所,一下存了5万元的定期!
一件小事,赢得一颗心。
1990年起,他们就在全省率先开展电话预约服务活动。储户根据自己的意愿,一个电话、一封电报,不出家门就能把款存到建行。据统计,单是他们电话预约服务这一项,累计吸存1500多万元。由于优质服务,取信于民,全行业务工作在当地同行中名列前茅。
1992年以来,延津建行连续3年被建设银行河南分行评为先进单位;1994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八一”前夕,任贵兴感慨地说,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兵!
我们祝愿任贵兴和他率领的那支队伍,在新的征途上,再立新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