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下基层为了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2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下基层为了什么
赵振宇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农业问题,围绕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课题,许多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更加重视到工厂、农村等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工作出现了新的气象。
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是一件关系党和国家兴衰的大事,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大部分领导干部能够“深”下去,并且尝到了甜头,做出了实效。正是在基层,在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干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干部”,有群众支持、群众爱戴的“干部”;群众成为强有力的、有组织有领导的“群众”。但是,也有一些同志,下到基层仅仅是为了走走形式、做做样子,或是为了向上级汇报。下去了,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有的地方,下去的人数、时间、地点,材料上倒是齐全,但为群众为基层办的实事、取得的成效,却不知子丑寅卯。为了显示“政绩”,也有人确实为下面解决了一点这样那样的问题,却是钻了国家政策的空子。这样的深入基层,或者对基层毫无帮助,或者虽有一时之效,但不可能从根本上帮助基层建立和完善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甚至会增加基层的负担,基层能欢迎、老百姓能高兴么?
下基层究竟为了什么?
领导干部下基层,有助于加强调查研究,密切理论和实际、干部和群众、机关和基层的关系,进一步将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领导干部下基层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解决一些突出的难点热点问题。比如,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切实解决那里的问题,特别是扶贫问题;比如,帮助基层,结合当地实际,组织有关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比如,国有企业改革如何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提高,等等。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干部深入基层,不只是为了提高群众、教育和帮助群众,更重要的是学习人民群众,用人民群众朴实、高尚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格感染和改造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永远与群众相联、与基层相联、与时代相联。
“基层”是我们整个事业的基点,是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战场,是广大干部落地生根的地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能须臾离开基层、离开群众、离开实际。深入基层,必须有耐心,有诚意,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鱼水相依,才可能实现深入基层的目的。
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领导干部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途径。最近,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治。从根本上说,讲政治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一定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同时也作为各级干部下基层工作好坏的一个根本标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