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手握金钥匙的女强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25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走进普通人

  手握金钥匙的女强人
李景卫
莎丽特·纳帕——印度工业联盟的全面质量管理总监——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许多企业起死回生,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称她为手握金钥匙的女强人。从她身上,人们可以看到印度妇女正在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自立自强的可喜变化。
纳帕毕业于印度工业技术学院,获电力工程博士学位。其实她所学的专业与产品质量管理没有任何关系。几年前,她在报刊上看到印度工业联盟刊登这样一条广告:“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是我们的天职。我们需要你的才智和胆识来完成这一使命。”纳帕暗暗地问自己:“为什么不去试试?也许自己在这个领域可以一显身手呢!”于是,她翻阅了大量的国内外关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资料,并鼓足勇气给工业联盟写了一封信,表述了她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浓厚兴趣和大胆的建设性想法。不料,她的信还真打动了工业联盟。不几天,她接到工业联盟的答复,请她去参加面试。这第一步的顺利迈出,使她增强了对下一步的信心。在面试中,她出众的才华和独到的见解令主考人员和专家赞叹不已。工业联盟当即决定向她敞开欢迎的大门。
全面质量管理对纳帕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为了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有所建树,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她一面继续阅读国内外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资料,从中吸取知识和经验;一面深入到印度的各类长期亏损或濒临倒闭的企业中作实地调查研究。她还带着实际问题到日本等国家进行考察,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切合实际地提出解决印度企业在质量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学习和考察中,纳帕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她认为,从普遍意义上讲,加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长远战略。但是,具体到印度的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已迫在眉睫,因为印度的许多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有时甚至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险。如果不及时树立质量意识,许多企业会失去竞争力,甚至会倒闭。于是,她根据印度企业的现状,大胆地向工业联盟提出了她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案。工业联盟认为纳帕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及时在一批企业中推广实施她提出的管理方案。没几年工夫,这批企业都不同程度地摆脱了濒临破产或徘徊不前的状况。印度石油产品公司就是其中的企业之一。公司经济效益大增,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落后面貌。
其实,印度早在70年代初就开始了加强质量管理的活动。但是,纳帕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企业的最高管理部门并没有认真深入地去抓,因而算不上全面质量管理。现在经过认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计划,印度的很多企业都普遍树立了质量意识,把质量放在企业管理的第一位。许多企业专门设立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首先分期分批地对各部门的经理和其他负责人员进行培训,然后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对全体员工进行轮训。纳帕说,全面质量管理就得这么一步步、一层层地落实,不能只是停留在挂在墙上装门面的空洞口号上。
纳帕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她认为,全面质量管理不只是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还包括价格效益、交货及时、产品的安全性能、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员工的情感和士气等等。忽略其中的任何一点都有失败的可能。印度的许多企业对这其中的很多方面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及时交货方面仍做得很差。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改进,原因是还没有一家企业因为不及时交货而丢掉客户。这种侥幸是不会长久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活动中,一切都将由市场来决定,能否按指定的地点和时间交货对企业的效益和命运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外向型企业更是如此。这些真切的忠告正是纳帕对印度企业的贡献,也是她拯救印度亏损和濒临破产企业、促进大批企业向国外先进企业看齐的一把金钥匙。
纳帕为她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她始终坚持一种严格而又科学的工作态度:在监察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方面,只为最好的企业开绿灯,不放过任何对全面质量管理重视不够的企业。她说:“假如我们不严格要求,就会毁掉一大批企业。如果我们的严格、认真能使某家企业发生1%的变化,我就觉得为国家做了一点事情,而没有虚度年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