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大榕树的传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25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友谊之花

  大榕树的传说
吴迎春
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北部的马尔加拉山脚下,有一片苍翠的树林,林中有一株闻名遐迩的大榕树。当地人盛传,我国唐代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经路过此地时曾在大榕树下歇息。
一天,记者慕名前往。从马尔加拉山下,穿过一段林间小径,大榕树巍然耸立在眼前。它粗壮的主干,10人拉手不能合抱,高约20多米。时值炎热盛夏,站在巨大的树冠之下,凉风习习,使人神清气爽,不禁遥想当年经过长途跋涉的玄奘在树下歇息时的惬意神情。
这时,林中走出一名巴基斯坦青年,见到我,他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你是中国人?”“是的,”“中国和尚在这个树下歇息过。”“你知道?”我反问他。“知道,很多人知道。”他还说他知道这传说的来历。
据介绍,20多年前的一天,两个巴基斯坦人到马尔加拉山脚下摘野果子,邂逅一割草的老翁,这位白发苍苍上百岁的老人,他指着大榕树说,从前,中国大和尚到佛陀加雅(位于印度比哈尔邦的佛教圣地)取经时路过此地,在大榕树下休息了3天至4天,说完一会儿就不见了。故事很快传开,当地报刊对此进行了报道。
这一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据当地一个有名望的历史考古学家介绍,大榕树树龄在千年以上,唐僧在这一带的活动史书有记载。公元七世纪上半叶,玄奘到印度取经途中,在伊斯兰堡西北约30公里的塔克西拉非常著名的佛教大学学习佛经3个月,并对当地作了考察,后来他在《大唐西域记》中作了记载,称塔克西拉为坦叉始罗,“地称沃壤,稼穑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气序和畅、风俗轻勇。崇敬三宝。”这位学者曾拿出玄奘著作的英译本给我看。他说,不管唐僧是否到过大榕树,该传说增添了两国友好佳话,促进了巴中文化交流。
1980年,根据这一传说,巴籍华人筹资在大榕树边修建了一座小佛寺。后来,经巴当局批准,他们在外交公寓区修建了一座规模更大的佛寺,称为佛教文化中心,巴基斯坦政府和斯里兰卡政府给予资助。佛寺落成之后,于1992年9月举行了隆重的开光大典,当时的斯里兰卡总统普雷马达萨亲自前来主持大典,东道国巴基斯坦总统伊沙克·汗出席。全巴佛教协会会长、巴籍华人陈宝云女士说,佛教中心对各宗教开放。来自巴基斯坦、中国、泰国、斯里兰卡、缅甸、韩国、日本等国的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等定期前往中心集会,或拜佛诵经、或讨论佛教经典、或讲述佛祖生平,每每还论及中国和尚对弘扬佛经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中心的佛事兴盛,而这些都是源于大榕树的传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马尔加拉山因为大榕树出了名,如今,前往参观榕树的人络绎不绝,它已经成为伊斯兰堡的一处旅游胜景。(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