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两个百分点敲响警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8-26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两个百分点敲响警钟
郑园园
今年夏季,法国旅游业大张旗鼓地开展提高服务质量的活动,起因是去年到法国旅游的人数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法国有“旅游王国”之美称。旅游业自70年代步入黄金时期,从1979年到1994年,旅游人数连续15年上升,1994年达到创纪录的6000万,超过法国人口(5800万)总数,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接待大国。然而,翌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下滑。
法国旅游市场是个成熟的市场,年旅游人数保持在5500—6000万之间当属正常。平心而论,下滑两个百分点,实在算不上有多大的问题,法国仍稳坐旅游大国的交椅。而且,即使一定要查查原因的话,按照我们某些人的习惯,可以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辩解。例如,欧洲经济不景气,复苏迟迟未能出现,个人消费受到抑制,不少人改变度假方式,留在国内旅游,这样,以欧盟国家的公民为主要客源的法国旅游业就受到打击。此外,世界旅游业竞争激烈,许多国家把法国作为研究对象,千方百计地挖法国的客源。最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成为欧洲人新的旅游热点,分流了部分客源。如果按这种思路看待旅游人数的下滑,法国旅游界完全可以不必自责,客观条件如此,理由很充足了。
但是,法国旅游业界不是这样看问题。旅游经济对法国举足轻重,这个行业创造了150万个工作岗位,每年带来1000多亿美元的外汇收入,确保“旅游王国”的地位,就是确保丰厚的财源。就是这两个百分点,敲响了警钟,法国旅游部门以此为契机,反躬自问,认真反省。旅游部门的领导认识到,旅游人数的减少是一针清醒剂,它说明不能过高估计了法国旅游业的所谓优势,过去,以为凭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就能保证旅游业长久的兴旺发达,全行业“戴着桂冠睡起大觉”,怠慢了旅游者,滋生了盲目性。全国经济和社会事务委员会专门做了调查,认为疏于研究现代旅游者的心理与需求,是一大失误。据调查,多数人决定去国外旅行时,是要动用大笔的积蓄的,他们觉得既然在“财政上作出了牺牲”,就有理由要求获得资讯、安全等多方面的服务,他们的特殊的或紧急的需要也应得到满足。总之,旅游者完全应享受物有所值的愉快旅行。
法国旅游业界据此制定出改善接待的措施,总的精神是细心体察旅游者的兴趣和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例如,增设服务项目,搞即兴旅游,提供随叫随到的导游服务,帮助作“无损失外币兑换”,提供医生电话、提供为宠物洗澡的服务员等;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监督管理,如全国旅馆业联合会主持服务质量评比,出租汽车公司突然袭击检查卫生,公司还要求司机熟悉当地的历史和风景名胜,以便向乘客提供帮助;另外,该行业还增加了信息服务。旅行信息进入了互联网络,旅游地图和指南大量分发,有些旅行社还分送电话卡,游客可凭此卡向24小时提供双语服务电话台查询所需信息。国家旅游部门的专家小组正趁着这股势头,订出120条标准化的服务准则,目标是“服务零差错”,估计明年可全面推广。
下滑两个百分点,使法国旅游业警醒并检讨、改进、提高、恢复这个行业的活力,力保“旅游王国”的地位。这件事对我们是不是也有启发的意义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